【唐山人物】韩德昌:原名韩德让,赐名耶律隆运,萧太后幼时许嫁
韩德昌(941~1011)原名韩德让,赐名耶律隆运,今玉田县韩家林乡小韩庄人。唐末,契丹南下进攻中原,其祖父韩知古被掠至辽为奴。后得信于辽太祖,官至中书令。其父韩匡嗣以善医得宠于太祖皇后,官至南京(今北京市)留守,封燕王。后因率军与宋作战失败,遥授晋昌军节度使,降封秦王。韩德让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喜好建功立业。初侍辽景宗,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辽景宗乾亨元年(979年)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九月,宋灭北汉后,欲乘胜夺取辽南京道,宋太宗亲临督战攻打南京城。韩德让登城指挥守军顽强抵御15昼夜。待辽名将耶律休哥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于高梁河(今北京市前门至广安门一带),宋太宗负伤乘驴车南逃,史称“高梁河之役”。韩德让以守城战功授辽兴军节度使,乾亨四年(982年)迁升南院枢密使。
是年秋,景宗病危。韩德让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辽史·耶律隆运传》,觊觎皇位。他与承天皇后萧绰密议,随机应变,削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诸侯兵权,立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圣宗生母萧绰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辽最高统治集团内部避免了内讧。韩德让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与斜轸一起参决大政。
萧后幼时曾许嫁韩德让。将嫁时,景宗向她求婚,她便成为皇后。为重归旧好,也为使韩德让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在景宗死后,萧后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尝)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皇朝事类苑》卷77引)辽统和元年(983年),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开始实行汉法,加封韩德让开封尹同三司,兼政事令。
统和四年,宋兵大举攻辽,史称“雍熙北伐”。韩德让从萧太后拒宋,因败曹彬、米信所率宋军,封楚国公。以后,辽对宋的几次用兵中韩德让参赞军机,运筹帷幄,又拜为大丞相之职,进齐王,总知南北二院枢密使府事,集辽军政大权于一身。
自辽统和元年始,韩德让在萧太后的支持下,团结契丹贵族和汉人中才俊之士,对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整顿、革新。韩德让首先革新吏治,废除辽“凡军国大事,汉人不预”的旧例。选官任贤去邪,不分蕃汉,“唯在得人”。还建立了奖惩分明的官吏考核制度。派人分赴各地,清理辽世宗以来的滞狱。为使选官不分蕃汉贵贱,韩德让亲自主持科举考试,中进士者多数步入统治集团内部。韩德让对辽赋税制度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先后几次上书奏请减免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灾民的赋税劳役。他的改革措施使辽中期出现了兴旺繁荣局面,史称“辽化中兴”,后人比之为“伊尹匡周”。
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九月,韩德让从萧太后大举南下攻宋。澶州(今河南濮阳)一役,契丹统帅萧挞览战死,士气大挫,宋真宗也无意再战,双方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边界开放榷场,交流商品。
韩德让因祖上为辽私奴,其“宫籍”身份未除,萧太后利用摄政地位先赐其名德昌,再赐皇族姓氏与姓名-耶律隆运,徙齐王为晋王,最后宣布取消奴隶身份。辽圣宗对韩德让“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可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护卫特置百人。
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正月,韩德让从圣宗伐高丽还师,病卒于军中。赠尚书令,谥文忠。
资料来源:《唐山市志(卷五)》1999年11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更多内容:1、进入“黄翔的视界”头条号,点击文章底部的“合集”进行阅读;2、进入“黄翔的视界”头条号,输入家乡的名称进行查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