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19:45

我国一建在闹市的墓地,被国家重点保护,结果却在2019年被盗了

它是一座帝王陵,身份极其尊贵,享受着国家重点保护的待遇,更奇特的是,它就坐落在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应该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然而,就在几年前的2019年,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这座看似戒备森严的古墓,竟然被盗了……
闹市中的帝王陵要说清这件事,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这座古墓的主人。他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镠。

钱镠在历史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治理下的吴越国,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民间流传的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最初的繁盛景象,很大程度上就是钱镠打下的基础。因此,他不仅是一位君王,更是被后世誉为“江南文化的奠基人”。
公元932年,钱镠去世后,便安葬在了他的故乡,也就是浙江杭州的临安。

钱镠墓,就坐落在临安城区的太庙山南麓。
随着千年的城市发展,临安早已从古时的州府变成了繁华的城区,而钱镠墓也因此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闹市中的帝王陵”。
这座墓不仅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更因其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到了2001年,更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受着最高级别的保护。

按理说,这样一座身份显赫又地处闹市的帝王陵,周围人烟密集,再加上国家级的保护身份,安保级别应该是顶级的。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场惊天大案正在悄然逼近。
严防下的惊天大案时间来到2019年5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月份,但对于钱镠墓而言,却是一场巨大的浩劫。一伙由蒋明磊、李常伟等人组成的盗墓团伙,早就盯上了这座沉睡千年的帝王陵。

他们可不是那种拿着洛阳铲碰运气的普通蟊贼,而是一群有预谋、有技术、分工明确的犯罪分子。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踩点和准备,摸清了陵园的安保规律。
在一个夜晚,这伙人悄悄行动了。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攀爬围墙,成功潜入了陵区。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国家级的文保单位,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人翻墙进去了?但这确实发生了。

而且,他们没有大张旗鼓地破坏地面建筑,而是精准地找到了墓室的位置,直接从封土堆上挖开了一个盗洞,像外科手术一样,直通墓室内部。
就这样,在一片寂静中,守护千年的帝王安息之地被悍然侵入。盗墓贼在墓室中大肆搜刮,将大量珍贵的随葬品洗劫一空,然后原路返回,消失在夜色中。

整个过程,竟然在所谓的“严密”安防体系下,没有被及时发现。
惊天盗墓案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当这起盗窃案最终败露时,整个文博界都为之震动。一座位于闹市区、头顶“国保”光环的帝王陵竟然被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侦破工作。经过长达一年的不懈追查,到2020年5月,这起案件终于告破,涉案的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

随着犯罪分子的落网,一个好消息传来:被盗的175件珍贵文物被成功追回,无一缺漏。
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吴越国时期的金银器、玉器和秘色瓷等。文物的追回,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为国家挽回了重大损失。
当然,有些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盗墓行为对古墓本身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盗洞破坏了墓葬的封土结构和内部环境的稳定性,扰乱了墓葬的原始信息。

文物虽然回来了,但它们脱离了原始的埋藏环境,其承载的历史场景信息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对于考古学研究而言,这种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古墓无言,今人有思我们再来复盘一下,为什么一个地处闹市的“国保”单位,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盗窃案?
或许正是因为它身处闹市,让管理者产生了一种“灯下黑”的错觉,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会有人敢动手,从而放松了警惕。

其次是安防技术和管理手段的落后。传统的“人防”模式,在面对有技术、有预谋的犯罪团伙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文物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引入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安防网络。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案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2020年12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和指导下,专家们对钱镠墓本体进行了科学的修复,尽最大努力恢复其受损的结构。

同时,陵园的安保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加强了巡查力度,对全区的文保单位进行了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当地已经将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上日程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与公众教育结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从而自觉地加入到守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一建在闹市的墓地,被国家重点保护,结果却在2019年被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