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标题:
隔夜窝料怎么选?怎么打窝?打哪里?有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25-8-4 12:23
标题:
隔夜窝料怎么选?怎么打窝?打哪里?有技巧
温度越来越低,但是钓鱼人的步伐并没有停歇!很多钓鱼人十年如一日,钓耕不辍,甚是辛苦,以苦为乐。在我认识的钓鱼人当中,就有一批这样的,大概有六七个,年轻的六十多岁,年长的八十多岁,每天早上五点出发,天亮了就到钓点了。其中还有一个钓友在钓鱼的路上出了车祸,电瓶车都撞散了,还好人没事,多好的精神头儿啊!为什么他们这么早就赶去钓点,主要还是想占了老钓点,老窝子有鱼啊!其实,老钓点之所以有鱼,就是因为老钓点有窝料。这也是这个今天要谈的隔夜窝。
什么是隔夜窝?顾名思义,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用赘述了。天气冷了,温度低了,隔夜窝也出效果了。温度低,鱼的活性降低,摄食速度明显降低,发窝速度就慢了,隔夜窝经过一夜的发窝,窝子里就有鱼了。
其实,做隔夜窝还是有些技巧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这就是赵哥要谈到的三个问题:
一,隔夜窝的窝料选择。
隔夜窝就是夜前打窝,第二天天明作钓,中间隔了一夜。为什么要隔一夜呢?主要还是让窝子更好的发窝,诱来很多的鱼。冬季不同于其他季节,温度低,诱鱼慢,鱼的活动范围小,聚窝后不会短时间离开窝点。但是,做隔夜窝对窝料还是有要求的。
1.虚实结合,以实为主。
窝料,既要诱来鱼,还要留的住鱼,这是隔夜窝的关键所在。所以,做窝时,要求窝料粗中有细,以粗为主。也就是说,以颗粒料为主,粉饵为辅,大颗粒为主,小颗粒为辅。这样的窝料,诱得来鱼,又留的住鱼,食而不饱,徘徊不走。
2.量力而为,恰到好处。
打一斗窝料和打十斤窝料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窝量要掌握的恰到好处为好。多了发窝延迟,或者鱼饱不食,少了诱不到更多的鱼,食而离开。所以,钓鲫鱼,窝料不要超过一斤为好,当然,这还要考虑到鱼的密度和水深,密度大多打,水深多打,反之亦然。
3.投其所好,味型为王。
冬季钓鱼,对窝料的要求很高,不是什么窝料都能诱来鱼。有句鱼谚说的好:春荤夏素,秋香冬甜。冬季窝料要以腥为主,稍带甜味。大凡冬季的饵料必为腥味,还要腥中带甜。有些钓友为了有更好的诱鱼效果,还会添加药酒,提高窝料的穿透力,比如麝香味,丁香味,这就要依据不同水域,鱼情,科学搭配了。不过,麝香味和丁香味屡试不爽,不妨一试。
二,怎么选窝。
无论什么季节,选窝都有技巧。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同样的窝料,不同的窝点,效果可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就说明选择钓点尤为重要,好的钓点可能遍地开花,连竿不断,孬的就纹丝不动,空军一号。以下钓点不妨考虑:
1.水草丛。
芦苇荡,闸草滩,干枯的水花生滩等边缘,草洞都是打窝的最佳选点。
2.障碍物。
倒树,木桩,大船底,乱石坡等处可以一试。
3.入水口。
这种钓点虽说很难找到,不过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黄金钓点。
4.深浅交汇处的坎位。
这种地方,水温稳定,水底平坦,安全系数高,是鲫鱼的天堂环境。
5.宽阔的浅滩。
这种浅滩只要水深超过一米,下面不乏水草,既可以手杆钓,也可以抛竿钓,发现绝不放过。
三,怎么打窝。
可能很多钓友会提出质疑:打窝钓鱼人谁不会,把窝料打进去不就行了,还有什么讲究吗?说实在的,还真有些说法。
1.窝子宁多勿少。
冬季钓鱼和其他季节不一样,其他季节是鱼找人,冬季是人找鱼,所以冬季的钓鱼人就像压宝,钱绝对不要压在一家,可能会输的很惨。为了更加保险,还是多做几个窝为上策,可以做三个窝以上,采取轮钓的方式,既不会空军,还能增加鱼获。
2.深浅有别。
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温度,鱼情都千差万别,鱼呆在哪个水层不可而知,所以赵哥建议在不同的水层做窝为佳,特别是到了一个新的钓点,更要如此。
3.窝料味型差异。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水体环境的不同,鱼对饵料的味型取向也不一样,或香,或甜,或浓,或淡。天气这么恶劣,钓鱼人不易,为了保证鱼获,我们不能做一锤子买卖,还是多种味型的都做一下实验,效果好的,后期可以续窝找补。
当然,赵哥的观点只代表个人,绝不是以偏概全。世界这么大,总会有所差异,切勿对号入座,杠精诡辩。
欢迎光临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http://www.rrxd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