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传统美妆店渠道的实质性洞察
2018年,《化妆品财经在线》团队先后走访了全国的近100家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后发现:化妆品的消费升级和年轻化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客单达到2000多的海蓝之谜,会员平均年龄不到30,SKII全国的会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
a.拉新:进货而不是买手
百货和购物中心强调两个经营核心:招新和复购。零售商业谈采购其实谈的是买手。像妍丽就有自己的买手团队,而传统的本土专营店连锁的采购更多的是通过品牌大区来推介,老板选择卖或者不卖。区域性化妆品专营店在品牌产品方面的自主性是相对欠缺的,虽然不少连锁设有采购部,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大部分的老板考虑的是利润空间,自身根本不了解当地消费者或者是年轻一批的消费者在追求什么样的产品。
b. 复购:门店老板们不懂消费者运营
不少连锁老板在微信公众号出来之前都不太清楚自己门店的会员数到底有多少。所谓的运营也就是发发促销短信之类。
c. 提高客单价:有利也有弊,策略很重要
[attach]8698[/attach]
国内化妆品专营店业绩提升方式靠两招:提升客单价、提升连带销售。这也是为什么后院服务在崛起,体验区越来越火爆的原因。但“不分场合、不分时宜地搞体验,就是对消费者意志的不尊重”。
d. 行业集中度在提升
统计了近三年百强连锁的前五名和前三名,分别占百强连锁总体量的比,发现:百强连锁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且呈现每年增长的趋势。CS渠道在增长,化妆品市场在增长,但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百强连锁的头部推动的。
e. 一线门店进入运营驱动时代
在CS渠道刚起步的时候,化妆品店因为行业门槛较低,许多老板的经营教育都是被品牌带动的。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看得出谁在裸泳。真正考验专营店老板渠道理解力、消费者把控力和商业原力的时代已经来临。
二、新兴美妆店渠道格局:资本推动,下沉有限,体验领先
过去几年,中国美妆集合店业态逐步出现新兴模式,以年轻群体为目标客户,从选品到场景布置均围绕注重体验感和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展开。一方面,新型美妆集合店对新锐品牌的包容度更高,合作众多充满设计感、极具个性的网红美妆品牌;另一方面,新型美妆集合店通过极具风格的门店装修为消费者提供便于社交打卡的高颜值场景,同时采用轻BA模式,创造自由购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