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世相丨安塞剪纸“山女女”:美从民间来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世相丨安塞剪纸“山女女”:美从民间来
[复制链接]
查看:
22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4720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47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527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47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5279 积分
积分
224720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8:3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图/贺桐 文/王佳祯“欢迎各位进入‘山女女’直播间的家人们,今天我给大家教一下怎么剪纸老虎,家人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可以在公屏上给我扣个‘1’……”这个坐在镜头前,热情洋溢直播的可不是带货主播,而是来自安塞的非遗传承人胡晓姗,她透过镜头,向直播间的粉丝们展示和教授剪纸技艺,鼓励粉丝也拿起剪刀,一起学习剪纸。
出身于剪纸艺术家庭的胡晓姗,从小在母亲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拿起了剪刀她排行老三,在陕北方言中,小名唤做“三女女”在网络上,她化用了小名,又强调自己来自山里,便自称为“山女女”与母亲那一辈非遗传承人不同的是,她学会了用网络直播,帮助非遗更好地传播。
在直播间里,胡晓姗每一期都会精心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讲解,有时是动物,有时是人物,有时是花鸟,她用两个手机拍摄,一个对着自己,一个俯拍剪纸的过程工作室里,支架、补光灯等直播设备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我学直播的过程中慢慢添置的。
”
胡晓姗是安塞土生土长的“艺二代”,她的母亲王西安是我国当代著名剪纸艺术家1991年,王西安曾受邀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蒙眼剪纸“四羊闹春”,成为了第一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民间剪纸艺人除了蒙眼剪纸这一绝活,王西安的作品也享誉在外,这些作品将传统技法和当代艺术融为一体,艺术视觉新鲜,题材领域广泛,因而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黄土地上古文物”,她也多次受邀赴德国、菲律宾、奥地利等国访问表演。
从小,胡晓姗家中就常有游客来访,也有不少外宾慕名而来,母亲为了更好地向外宾们宣讲安塞的传统艺术,便建议胡晓姗读了旅游英语专业,毕业后的胡晓姗没有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而是继续用一腔热忱钻研、创作剪纸作品“我经常开玩笑跟大家说,胎教就是剪纸。
”胡晓姗笑着说道,对她和安塞的老乡们来说,这些就好像是天生就会的技能,每一个安塞人骨子里都流淌着乡土艺术的血液
但是胡晓姗的努力和热爱才是她走上这条路最重要的原因,她说,小时候母亲剪纸,她会在一旁跟着剪,10岁时,她的剪纸作品《骑驴婆姨》和《收工》就被收录在《安塞剪纸》一书中后来在姐妹中,真正坚持下来从事剪纸艺术的也只有她,她说:“做这件事就不能计较经济利益,因为这是长期投入,看不到短期回报。
”
“我们安塞有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曲艺这五大名片”胡晓姗介绍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独特的历史环境和地域文化孕育了这五大中国民间艺术瑰宝2006年5月20日,安塞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热情奔放、震山撼岳的安塞腰鼓相比,安塞的剪纸诞生于民间生活,充满了淳朴和烟火气和动人的乡土美安塞剪纸运用寓意、象征、夸张的变形手法,表现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家禽走兽、人物树木,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崇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民间美术价值,被称为“活化石”和“地上文物”。
在安塞,剪纸是陕北妇女人人皆可掌握的手艺,大姑娘小媳妇手巧不巧就看其剪纸水平摊开一幅巨大的卷轴,里面是胡晓姗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八种不同的花草上书8个大字——“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胡晓姗的作品题材丰富,精致优美,最大的超过三米,她最爱的花草题材更是被表现得栩栩如生。
“自己的作品,像自己生的孩子一样,哪怕丑一点都是喜欢的”胡晓姗说,剪着剪着也要从中寻找一些规律,胡晓姗就逐渐发现,自己在花草纹样上兴趣更大,尤其民间美术里面的花草纹样非常吸引她,因此,她才决定应该在花草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安塞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艺术氛围,也是因为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美”胡晓姗解释,在安塞,剪纸不只是装饰的窗花那么简单,最早剪纸是用来给刺绣“打样”的,因为用笔在布料上绘制不好清洗,于是就先剪出自己想要刺绣的图案,然后覆盖在布料上进行刺绣,到后来,剪纸被装饰在家庭的各个角落,连婚丧嫁娶也都离不开剪纸,“家里的孩子生病,长辈们还会剪一个‘祛病娃娃’,让剪纸‘带走’孩子的病痛。
”
在陕北的沟沟壑壑中,剪纸是人们艺术创想的寄托,是点缀生活的热情,是安塞每家每户的生活必需品然而,剪纸并不是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城市中的人们购买欲望不强烈,要实现剪纸艺术的“出圈”和对经济的带动,数代剪纸人花费了无数心血和努力。
胡晓姗在毕业之后向父亲争取,用嫁妆钱去创业,她首先定制生产了一批精美的包装,“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我把印制包装的几千份剪纸礼品盒托运到母亲面前时,剪了一辈子剪纸的母亲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她捧着包装好的剪纸礼盒久久舍不得放下。
”母亲对她说:“三娃,经过这么一包装就可好看了,可高档了”从此母亲更加相信胡晓姗能带领剪纸走上新的高峰
2010年,母亲的一件作品被延安一家做旅游产品的公司侵权,经过这场侵权官司后,胡晓姗意识到,要长久地保护母亲的作品,就必须注册公司2012年3月,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安塞王西安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正式成立,这是安塞县首个手工艺品合作社,也是胡晓姗事业的新开端。
“这个商标中间是一把剪刀,边上是祥云”胡晓姗为合作社倾注了许多心血合作社以“宏扬安塞民间艺术,带动家乡妇女创业”为宗旨,吸纳了当地25名妇女参与作为延安地区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为代表的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安塞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安塞县标志性的建筑物腰鼓山上开设了免费展览区,展览区由四孔窑洞组成,两孔为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展馆,两孔为剪纸和农民画展馆。
在这25名妇女中,胡晓姗还邀请了一些残疾妇女,胡晓姗和母亲负责给她们教授技艺,政府也提供一些场地和支出,合作社就这么开起来了“我们开发了以安塞传统剪纸和农民画为主题的丝巾礼盒、靠垫、手提包等,比如将代表安塞文化的打腰鼓图画印到丝巾上,既宣传了安塞独有的文化,也扩展了销路。
”胡晓姗介绍,合作社会定期收购她们的作品,或者按照订单分配给她们要做的产品,帮助她们销售,实现创收
“传承的核心载体是人”胡晓姗认为,传承技艺的培训也将是传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课题,于是在各级妇联的支持下开办了多期手工艺培训课程,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带领着家乡妇女走上了创业发展的道路“因为带领家乡的妇女们和残疾人们就业创业,我当时在(安塞)县里,还担任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胡晓姗说,她觉得很光荣,很有干劲,提交了数次加强民间艺术发展的建议和提案
胡晓姗也常给学校里的孩子们上课,在她的备课笔记当中,就有不少剪纸作品被当做书签,“有时候剪完了就随手一夹,像厚一点的书都能抖下来好多张”谈及给孩子们上课时候的感受,她说,因为是小朋友,所以需要想各种办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
“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有时候,也要回头看看我们的民间技艺,只有不忘记我们来时的路,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胡晓珊说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