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晨枫:美军到了台湾,大陆怎么办?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晨枫:美军到了台湾,大陆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
15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349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65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650 积分
积分
22534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1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10月27日消息,蔡英文在专访中首次证实,有美军人员在台湾地区活动。她不愿透露具体人数,但称“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此前的10月7日,《华尔街日报》引述匿名美国官员消息称,20多名美国特种部队成员和海军陆战队一个小分队已经在台湾秘密活动了至少一年,分别训练台军特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白宫和五角大楼当天拒绝就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最近以来,美国爆炒台湾议题,拜登公开声称将“保卫台湾”,布林肯呼吁联合国成员国“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国会里的反华议员更是上蹿下跳,蔡英文对“台独”议题的冥顽不化更是不出意料。
日本、欧盟、澳大利亚也在拱火。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9月7日表示,台湾若“出事”,日本无法置身事外。10月8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阿博特在台湾宣称,“要准备打仗”。10月24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加强与台湾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各方打什么“算盘”
在台湾议题上,可谓黑云压城。
中国崛起气势如虹,但谁也叫不醒装睡的人。西方宁愿相信中国崛起只是个虚幻和“理应质疑”的存在,媒体和学界专注于挖掘阴暗面,质疑一切,或者活在过去,有意回避中国的进步,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公众,也在于政经军界各个层次。
但中国真的崛起了,这是掩盖不下去的。在最终意识到现实的时候,西方充斥了不安全感、挫折感甚至被欺骗感。然后看来看去,和平演变的路走不通了,无底线经济对抗和科技脱钩把自己也逼死了,香港、新疆、西藏议题也作不了妖了,只有台湾还是可以下手的痛点。西方集中在台湾议题上作妖不是强势的表现,而是无计可施的结果。
日本除了对台湾地区的前殖民地宗主情结外,还对它的地缘战略地位特别敏感。在军事打击远程化的现在,中国控制台湾就意味着实际上控制了日本的咽喉,主要是通向南方(中东、欧洲、非洲)和东方(美国)的海路。但日本只有叫嚣的能力,没有实干的本钱,日本的“便当兵”比台湾的“草莓兵”强不了多少。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中国解决了台湾问题之后,就打开了第一岛链的最后一道锁,接下来就是向南海-印度洋方向扩张势力范围了。这对孤悬一隅的澳大利亚是不可承受之重。实在要有战争,还是在台湾打更好,既消耗中国的实力,又远离澳大利亚。
对于欧洲来说,中国崛起不仅很伤“曾经老大”的自尊,也是制衡美国的机会。欧洲的考虑与澳大利亚有点相似,但又不一样。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一强独大对欧洲都不利。欧洲需要拱火,促使美中两强相争,好渔翁得利,使得欧洲坐上美中跷跷板中间的支点位置,四两拨千斤。欧洲与澳大利亚不同,欧洲是把自己看作世界政治一极的,澳大利亚再渔翁,也只可能跟在美国后面得点小利。
美国则不同,压制住中国崛起事关美国国运,台湾是最后一个可以抓得住的着力点。美国在台湾拱火的基点是:
1、中国还不敢向美国摊牌
2、如果中国现在摊牌,美国依然拥有军事优势,而且可能是可预见的时期里最大的优势,实在要打,早打比晚打好
美国错判了。
中国崛起是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国不愿向美国摊牌,不等于不敢。从1996年台海危机开始,中国就清楚地认识到美军介入的可能性,一切武力统一的准备都是以美军介入为前提的。如果美军介入,那是牛刀杀牛;如果美军不介入,那就是牛刀杀鸡。
1996年台海危机时,我军演习
中国也在崛起的势头上。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美国。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从第一季度的18.3%和第二季度的7.9%减速到第三季度的4.9%,西方一片欢呼:美国要重新领导世界经济增长了。
然而,美国经济从第二季度的6.7%减速到第三季度的2%,即将爆发的通胀进一步加重美国的困难。中国经济是世界的火车头,火车头减速了,车厢还能反而跑到车头前面不成?
持续高速增长,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然后差距将稳定拉开。这意味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也将持续高于美国,存量赶上和超过美国也是可以期待的。
贸易战、科技脱钩都阻挡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GDP是经济的最主要衡量标准,但制造业比重才是经济健康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中国名义GDP已经超过美国的70%,购买力平价GDP早在2017年就超过美国。名义GDP受汇率失真的影响,购买力平价受消费结构差别的影响,“真实GDP”在名义GDP和购买力等价GDP之间。越是发达的经济体,“真实GDP”越接近名义GDP;越是欠发达的经济体,“真实GDP”越接近购买力等价GDP。
但中国制造业占名义GDP的比重也已经2.5倍于美国,这才是中美经济真实差别所在。就制造业而言,中国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取决于科技。制造业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英国曾经是科技领头羊,然后是德国,再然后是美国,这不是偶然的。经常有人列举出长长的清单,试图证明中国还有太多的地方受制于人。这没有说错,但也以偏概全了。
供应链的头部位置是令人羡慕的,也是拜过去的发达所赐。但供应链之所以是链,在于还有很大的“身体”和“尾巴”,中国制造的厉害正在于占了“身体”和“尾巴”的主体,并且在向头部延伸。先进芯片和航空发动机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两个被“掐脖子”的地方。航空发动机已经在突破的门槛上了,先进芯片有望在10年内突破到最前沿。这或许不符合性急者的期望,但崛起是一个过程,无视这一点是不对的。
中国名义GDP超过美国大概率在2030年前实现,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是中国军事进一步现代化的物质保障。在美消中涨的大趋势下,中国为什么要在力量对比最不利的现在摊牌,而不是等待更加有利的时机?关键在于等待而来的是更有利的时机,还是永远错失的机会。
美国驻军台湾有什么选项?
美台之间一直保持军事联系。台军飞行员一直在美国受训,美国“文职专家”一直在台湾帮助维修战斗机、运作导弹预警雷达。派遣几十甚至几百现役官兵到台湾帮助训练台军,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但并不实质性改变美台军事联系。
台湾乐山雷达基地的铺路爪雷达,图片来源:台媒
美国特种部队(包括游骑兵)本来就负有训练外军的任务。美国陆军还特意抽调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组建了6个教导旅(全称为安全力量辅助旅,简称SFAB),编制只有600多人,没有重装备,不负有作战任务,专门负责外军训练任务。在未来某个时候,美军某个SFAB的全部或者一部出现在台湾,或许也不应该太意外。
但美军训练出来的外军在战场上都很拉胯。如果说美国手把手训练出来、出大钱装备起来的南越、阿富汗军队崩盘的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前南越、阿富汗军人在雇佣军世界里也很罕见,或许可以说明其军事素质也不受待见。相比之下,前南非、罗德西亚、英国、以色列、美国军人甚至俄罗斯军人在雇佣军里就很受欢迎。但这是题外话了。
重要的是,台湾方面自己都跳出来澄清:这是军事交流,不是驻军。这不是玩弄辞藻,这确实是有很大差别的。
军事交流只是交流而已,可以参加训练,可以对军备发展甚至作战计划提供咨询,但不承担防务。驻军就不一样了,驻军是承担防务的。
在美台断交、中美建交之前,美国是在台湾有驻军的,美台之间有共同防御条约。现在,至少就公开信息而言,美军没有在台湾的驻军,也没有固定担任协防台湾职责的军事单位。
美国的《台湾关系法》规定,美国将对武力统一“严重关切”,但只规定美国有帮助台湾自卫的义务,并没有提及协防台湾的义务,这正是“战略模糊”的根源。
这不等于美国不会驻军。只要政治上有需要,军事上有作用,美国就会从“工具箱”里翻出什么东西来,“证明”美军有义务进驻台湾。
美国驻军可以有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动用陆军、海军、空军等不同选项。这首先要考虑台海战争的可能形式。台海战争有4个最可能的形式:
1、禁飞区、禁航区
2、夺取外岛
3、打而不登
4、直接登陆
第一个选项指以禁飞区、禁航区为主要形式,通过围困来迫使台湾放弃“台独”。禁飞区、禁航区需要时间,更需要严密,漏风漏水的禁飞区、禁航区带来的只有被动。解放军已经接近有能力实行禁飞区、禁航区作战了,只是这太不可靠,只可能成为打而不登或者直接登陆的辅助手段,而不可能成为主要选项。
反过来,台湾空军、海军要挑战禁飞区、禁航区,必然导致战争行动扩大到台湾本岛,实际上迅速升级到打而不登或者直接登陆了。
第二个选项指以夺取金门、马祖、东沙、太平岛等外岛为警告,迫使台湾放弃“台独”。金门早就成为军事上的死地了,也是台湾当局控制下最人心思统的地方,不需要打。马祖也差不多。
东沙对控制巴士海峡、台湾南方战场和南海十分重要,太平岛则是南海上少有的有淡水的岛屿,本身更是坐镇南海中央,都需要拿回来。但拿下这些外岛都不足以可靠地制止“台独”,只能是补充打而不登或者直接登陆的辅助手段,而不可能成为主要选项。
对于台湾来说,最坏情况是索性放弃外岛,反正守不住,丢了对本岛的防卫态势也没有根本改变。除非解放军夺取外岛的行动也包括澎湖,那样台湾就不能随便放弃了。但解放军如果登陆澎湖了,就不会停留在这里,而是会再接再厉,直接登陆台湾本岛。
第三个选项指以导弹和海空打击为主,但不登陆,通过有效地杀伤台军兵力和有系统地摧毁台军防御体系,迫使台湾当局投降。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在第一时间用远程火力和海空打击拆解台军防御体系,但这只有通过直接登陆跟进,才能确保对手投降。如果到了使用远程火力和海空火力拆解台军防御体系的时候,必定只是直接登陆的火力准备,所以也不可能成为单独的选项。
所有直接登陆之外的选项都以降低直接登陆可能造成的伤亡代价为主要考虑,如果能够成功,也确实避免了直接登陆的伤亡代价。但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已经能确保直接登陆的伤亡代价最小化,而所有非直接登陆的选项都不能保证台湾投降。因此,直接登陆实际上是唯一选项,任何其他选项都只是直接登陆的一部分,而不能代替直接登陆。美军如果进驻台湾,必须以此为基本考虑。
台海战争首先是空海战,包括导弹战,但还是会有地面战环节的。
美军向台湾派驻战斗机中队有直接作用。问题是,台湾离大陆太近了,岛上只有这么几个机场,不管美国进驻什么样的先进战斗机,都不具备最起码的生存能力。但如果退到嘉手纳、关岛、克拉克,那本来就没有必要进驻台湾。
F-35B号称可以从公路或者小片硬地起飞,但只要不打算一次性使用后就放弃,对地面的要求相当高,还有燃油、弹药、维修、指挥控制、警卫、防空的问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实际经验表明,化整为零是个梦,散兵游勇地零星出动还有可能,集零为整的大规模出动实际上不可能。对于台海防空制空来说,这样的“存在空军”是没用的。
台湾与大陆隔着海峡,这是海军发挥作用的天然战场。但同样的道理,距离大陆太近了,美国海军即使要在海峡里维持存在,也没有理由驻扎在左营、基隆、苏澳、马公。老老实实地从横须贺、关岛、达尔文出动才是正道。
唯一可能是弄几艘濒海战斗舰来充数,但这只有象征性作用,在实战中连充当敢死队都没有资格。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台湾只能当作轻步兵使用,所以与陆军一起考虑。增援外岛是送死,登陆大陆更是想都不要想。
作为协防台湾、增强“台独”信心的最直接手段,美国陆军驻军才是最有意义的。在全域战时代,美国陆军极力以“天然的抗打击力”为由,强调以地制海、以地制空、战役打击能力,力图恢复在空海一体战时代失去的军种政治地盘,驻军台湾是陆军最好的表现机会。但问题一点不比空军和海军小。
雷声公司对全域战的介绍之一
小规模驻军的话,规模在营级,几百人的样子。这是象征性的绊马索,真正的实力来自增援。问题是,台湾是个美国太远、离大陆太近的岛,离日本都有一段距离。到战争爆发时再增援,不仅大概率赶不上趟,更是大概率还没有上岛就喂了鱼。
在岛上预存物资和装备可以加速增援。这有平时的保养和管理问题,定时的装备和物资换新也肯定遇到中国的强大压力,不容易保证,但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问题。这样的话,派驻一个实际兵力相当于加强营级的教导旅,平时担任训练,战时作为种子部队与预存装备和物资汇合,同时接应空运增援进岛的官兵,利用教导旅熟悉战场和与台军配合熟练的优点,可以较快形成战斗力,这是值得注意的可能性。
不过这些装备和物资的存放地点很难保密和做到有效防护,战时被解放军远程打击抢先摧毁的可能性不小。
中规模驻军的话,规模在旅级,几千人的样子,这就有点战斗力了,但对于台海这样的战争规模,还是杯水车薪,还是需要增援,与小规模驻军是一样的问题。
大规模驻军的话,规模在师级,大约2-3万人级,与驻韩美军的规模相当,这是实质性保卫台湾的最低限度,也是美军撤台前的兵力规模。台湾本岛比韩国小,但海峡对面的是规模、装备、训练和指挥都远远超过朝鲜人民军的解放军,这点兵力都只够顶第一波,需要战时增援。
台湾不需要轻步兵,台湾不需要美军退到城市里拼巷战,而是美军在野战中挡住“神挡杀神鬼挡杀鬼”的重装登陆解放军,所以驻台美军需要重装才行。为了确保基本的生存力,重装的美军师还需要大量防空和远程火力的支援,如“爱国者”防空导弹和“海玛斯”火箭炮。理论上应该还要有空军的紧密支援,但空军进驻在战时反而自顾不暇,前面已经提到了。
问题是,海岛防御是个矛盾的问题。在陆基火力达不到海岛的时候,大海的阻隔是天险,攻岛一方兵力火力再强,要能渡海上岛才有用,半渡而击是攻岛一方最脆弱的时候。但在陆基火力覆盖海岛的时候,大海的围困就捆住了守岛一方的手脚,岛上缺乏机动空间、摆不开火力阵地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了。当然,如果守岛一方拥有优势海军,周围的大海相当于额外的陆地;但要是攻岛一方拥有优势海军,周围的大海就相当于宽阔的陆桥了。
台湾现在的态势正是这样。解放军拥有世界最强的陆基战役火力,也拥有优势的可投入台海战场的空中火力,可以从宽大的沿海对台湾集中火力打击;解放军拥有台海周边的海军优势,曾经是天险的海峡已经是宽阔的陆桥。优势的扇形火力对着圆心的弹丸之地猛打,就没有扛得住的,这是什么美国驻军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还白白损兵折将。
美军是否进驻台湾,这是美国才能决定的。台湾是否愿意其实无关紧要,如果美国认为必要,台湾当局即使不愿意,美国的“工具箱”里也有足够的工具,确保台湾“愿意”。美国驻军台湾的目的是威慑,确保解放军不敢进攻台湾。如果达不到威慑的目的,还确定会赔进美军力量,最后是否驻军,依然只有美国才能决定。
美国或许认为,驻台美军被消灭等于战争无限升级,这是终极威慑。中国则认为,美军驻台就意味着美国准备战争无限升级,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对等升级,但依然不会改变武力统一祖国的决心,这是终极反威慑。
所以,与其纠结美军是否会驻台,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准备:即使美军进驻台湾,不管以什么形式,进驻多少力量,都确保消灭。但在什么时候消灭,以什么方式消灭,这就只有中国才能决定了。
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更可持续。在经济和军力存量已经有相当高度的现在,立刻摊牌是中国的选项,不急于摊牌也是选项。美国走向战略清晰正好给中国在军事上更多的选项,便于在最有利于中国的时候,以最有利于中国的方式,把象征性行动转化实质性行动。雷霆一击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但不管夜多长,都要是清醒地猫玩老鼠,温柔地收紧“台独”的绞索也是选项。
美国也不想主动挑起与中国的战争,在道义和法理上毫无依据,在经济上不可承受,在军事上既没有做好准备,更无法确保胜利。美国感受到“中国挑战”带来的长期生存性危机,但眼下和可预见的将来并没有到保卫生存的地步,跨不过这个门槛。尽管从拜登到布林肯到其他高级官员不断就台湾议题发表挑衅性的言论,美国军方从国防部长到参联会主席到国防部发言人都拒绝评论,恰成有意思的对照。
不管美台如何叫嚣,在现实中,美国和台湾当局都试图在不突破“战略模糊”的最后界限的情况下,制造“战略清晰”的印象,用最后的努力“震慑”中国的统一意志。中国在做的则是:不管“战略模糊”还是“战略清晰”,都确保粉碎美台永远锁住第一岛链的企图。
有意思的是,在大陆为只有1.7的低出生率而焦心的时候,台湾的出生率竟然只有1.15,预计2050年前后,台湾的老年率可高达80%。那时可能草莓兵都算精锐,只有冰淇淋兵可用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