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瓦尔纳黄金宝藏:发现超乎想象的早期青铜时代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瓦尔纳黄金宝藏:发现超乎想象的早期青铜时代
[复制链接]
查看:
18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349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65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650 积分
积分
22534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1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作者:顾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副译审)
提起欧洲的知名博物馆,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法国的卢浮宫,也可能是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或是德国的新柏林博物馆,很难将保加利亚的瓦尔纳考古博物馆与这些著名博物馆相提并论。瓦尔纳,被称为黑海上的明珠,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瓦尔纳考古博物馆坐落在这座城市一个安静的街区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博物馆却有着一批举世罕见的珍宝——6000多年前人类制造出来的黄金加工首饰。这些金首饰被考古学家认为属于迄今发掘出的最早的经过加工的黄金饰品,被称为“瓦尔纳黄金宝藏”。
瓦尔纳墓葬挖掘现场
1.鞋盒子里的“锡块”
宝藏的发现纯属偶然。1972年,在瓦尔纳工业区的建筑工地上,一位名叫雷乔·马里诺夫的22岁挖掘机司机在作业时感到机身突然有些倾斜,他下车查看时发现车身下出现了一个洞口,洞里有一些颜色发暗的金属碎块。马里诺夫曾在珠宝店看到过黄金首饰,那些摆在橱窗里的黄金制品都是金光灿灿的,比这些碎金属块要漂亮得多。这些小东西颜色灰暗,几乎没有光泽,不像是值钱的东西。他认为这不过是些散碎的“锡块”,于是把它们放到挖掘机内的一个鞋盒子里。鞋是前一天刚买的,当时正穿在他的脚上。就这样,这些“锡块”在他的鞋盒子里沉睡到周末,才被他带回老家,展示给父母和邻居。恰巧他的邻居兹拉塔尔斯基教授是当地一家博物馆的馆长,看到这些不寻常的“锡块”后,很快找来时任瓦尔纳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伊万·伊万诺夫博士。考古学家伊万诺夫凭着职业敏感,确认这些颜色暗黄的金属碎块很可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很快带着警察和专家前往工地。虽然好几天过去了,那些“锡块”依然散落在工地上,看上去就如同一些垃圾,附近上下班的人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在伊万诺夫博士的领导下,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在当地开展起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考古学家考证,这里曾经是一片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墓葬区。考古工作者从占地约7500平方米的294座古墓中发掘出金器3000多件,包括纯金手链、项链、珠子和各种器皿,总重量达6.5公斤之多,纯度达23.5K,近乎纯粹。这批在地下沉睡多年被称为“瓦尔纳黄金”的绝世珍宝终于重见天日。除了数量巨大的金器,在这片墓葬中还发现了大量其他陪葬品,其中包括160多件铜器。这一考古发现引起了国际考古界的轰动。伊万诺夫博士一直领导着这项考古发掘工作,被人们称为“黄金伊万”,挖掘机手马里诺夫也因此得到政府奖励。
瓦尔纳墓葬36号墓穴出土的公牛形状的金饰
2.青铜时代的黄金加工
当时,日本、英国、西德和苏联的实验室用放射性碳测年法检测得出结论,瓦尔纳黄金出土的墓地建于6600年至6200年前。结合其他考古资料,专家们确定这批黄金饰品大约制作于6500多年前,那时,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换句话说,这批精美的黄金饰品诞生于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
经过漫长的石器时代,青铜器的出现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类社会从原始的石器时代进入到了更为先进的铜器时代。从考古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不是偶然出现的青铜器,而是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有先有后,在世界编年史上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瓦尔纳墓葬中出土的铜器表明,保加利亚所处的黑海西南地区当时已经开始经历从新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的转变。
瓦尔纳黄金的发现让人们对铜器时代有了新的认识。保加利亚著名考古学家奥尔加·佩列维娜认为,以往人们认为铜是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这批黄金饰物的发现使我们有理由认为,黄金冶炼与铜冶炼几乎在同时期出现。她认为,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这些黄金饰品属于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经过人类加工的黄金饰品,具有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开发利用的金属之一,储藏量稀少,开采和冶炼都有较大难度。黄金有着极为难得的物理特性,它具有极强的延展性,1盎司黄金可以拉成几十公里长丝;它具有极大的可锻性,1盎司黄金可以打制成9.29平方米的金箔;它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正是由于其物理特性和稀少性,黄金成为国家和个人财富的重要保值手段。对国家来讲,黄金储备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是国家的经济保障,对于稳定国家经济、保持币值稳定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讲,直到今天,虽然金价时有波动,但依然是最保值和最便于流通的财富。黄金的延展性、可锻性和稳定性,使其便于加工,可以制成各种精美的形状,因此也成为制作饰品的最佳选择。
瓦尔纳墓葬36号墓穴出土的衣物上的金饰
3.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瓦尔纳黄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串金手镯。这些金光闪闪的手镯来自编号为43号的墓穴,戴在墓主人的手腕上。
这位墓主人是一位男子,年龄约在40-50岁之间,身高约170厘米,经过头像复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美男子。他身边有一件金箔包裹的权杖,生前很可能是位高权重的部落头领。他的陪葬品包括很多铜器、陶器、石器和各种器具,他也有可能曾是万贯家财的大款富贾。除了金手镯,男子颈上戴着一大串由金珠子串成的项链,胸部和双膝处覆盖着金片,下身有一个黄金制成的阴茎套。虽然他身上穿的衣服早已腐烂,但衣服上装饰的大大小小的金饰依然金光闪闪。在他的墓葬中共发现了990件金饰,总重约1.5公斤。
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的使用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在铜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阶级、私有制和国家逐渐出现。考古学家认为,瓦尔纳黄金是人类社会出现等级制的重要证据。
6000年前,人们显然已经认识到了黄金的价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这种贵重的金属。黄金饰品成为人们的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利的象征。43号墓葬的主人拥有如此大量的黄金,生前必定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在近300座墓葬中,如此富有的墓葬只有4个,这4座墓葬中出土的黄金占整个墓地所发现全部黄金的大半,显然墓主人属于当时的社会上层。
在与他们同处一片墓地的其他墓穴中,有的只有一颗或几颗金珠,有的只有一个吊坠或者一副骨制手镯,有的甚至只有一把火石刀。还有很多墓葬里只有一些陶罐,甚至没有任何随葬品。由此可见,6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已经分为不同等级,社会财富分配极不均匀。墓地中还发现了很多空墓,墓穴中并无尸骨,但却有金器、铜器、陶器等大量物品。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空墓穴有可能是战死他乡的战士的象征性坟墓,表明当时人们对牺牲者的尊重和崇敬。
瓦尔纳黄金不仅证明了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社会等级,它也是保加利亚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证明。母系氏族社会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同一氏族内有共同的血缘,氏族成员共同生活,女性在氏族中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社会生产中重要性的提升,母系社会逐渐瓦解,男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瓦尔纳墓葬中男性墓葬里的随葬品大大多于女性墓葬里的随葬品。这表明在当时的保加利亚,男子社会地位已经大大高于女性。
瓦尔纳墓葬36号墓穴出土的权杖
4.瓦尔纳之外的惊喜
瓦尔纳黄金被发现前后,在保加利亚其他同期考古遗址中也多次发现过史前黄金加工饰品。
1956年,在保加利亚中部城市大特尔诺沃附近的霍特尼查镇的考古遗址发现了44件黄金饰品,重312克,制作年代为约公元前4300-4100年。这44件金器中的39件金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金链,另外是1件戒指状的金器和4件似乎带有人脸的金器。有专家认为它们可能属于史前的巫术家,但并无切实的证据,只是一种假设。最初,人们认为这些金器是铜器时代以后的文物,因为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加工黄金的技术。15年后,瓦尔纳黄金宝藏出土,人们认识到人类在6000多年前已经掌握了黄金加工技术,于是对这44件金器进行了重新断代。这批金器现在保存在大特尔诺沃历史博物馆。
1979年,在瓦尔纳以北约100公里靠近罗马尼亚边界的杜兰库拉克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黄金首饰和其他饰物,其中黄金首饰23件,重约50克,制作年代为约公元前4650-4200年。黄金首饰中的一件螺旋形发夹被认为可能比瓦尔纳黄金还要早。杜兰库拉克考古遗址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这些黄金首饰是从遗址的墓地里发现的,这片墓地被认为很可能属于已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墓地遗址之一,已经发掘的墓葬达1200多个。
在保加利亚东南萨卡尔山靠近土耳其边境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98件黄金饰品,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4000年。这些饰品是一模一样的黄金贴花,很可能用来缝制在衣服上作为装饰。
2016年8月,在保加利亚内陆城市帕扎尔季克附近的尤纳特考古遗址发现了一颗约0.32厘米大的金珠,其制作年代比瓦尔纳黄金还要早约200年。负责挖掘工作的保加利亚科学院教授亚弗·博亚季耶夫说:“我毫不怀疑它比瓦尔纳黄金更古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虽然这是一块很小的金子,但大到足以在历史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博亚季耶夫认为,这里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城镇,也许是欧洲的第一个城市遗址。他认为这颗金珠很可能是在当地加工制造的。在这里还发现了数百个陶鸟俑,很可能用于某种宗教崇拜仪式。城镇当时被一道约2.7米的高墙所保护,但很可能在公元前4100年左右被入侵者摧毁。2017年,在这里又发现了一个大一些的黄金护身符。这里的考古发掘仍在继续,也许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等着人们。
霍特尼查镇遗址中的金器
在保加利亚发现的人类存在的最早痕迹出现在约10-20万年前。从约10万年前开始,尼安德特人和克罗马农人先后生活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巴尔干半岛成为农业、畜牧业从东方向欧洲传播的枢纽地带。约公元前8000-6000年,一些来自小亚细亚的移民在这里定居下来,出现在铜石并用时代的瓦尔纳黄金是该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证明。
除了上述这些铜石并用时代的遗址外,在后期多个考古遗址中也都有不同时代的黄金器皿和饰品出土。例如,早在1925年,在保加利亚西北部的瓦尔奇特拉出土了13件金杯、金碗等大件金器,重达13公斤,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1200年,也就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所描写的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属于青铜时代晚期。2004年在保加利亚盛产玫瑰的卡尔诺沃山谷的一个叫达贝内的地方偶然发现了制作年代为公元前2450-2100年的青铜时代早期的金器,经过持续发掘,现在在该遗址已经出土了多达2.1万件金器,现收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
黄金考古成为保加利亚考古成就的重要特点,很多考古发掘和研究仍在进行中,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5.未解的冶炼师之谜
文物无言,却记载着大量来自古代社会的信息。瓦尔纳黄金告诉了我们很多当时的故事,但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比如,黄金冶炼术发明者来自何方?是史前保加利亚的原住民,还是来自东方的冶金家?在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都甚为落后的远古时期,那些能够制作出如此精巧首饰的匠人都是何方神圣?对这些问题尚无能够令人信服的答案。
保加利亚资深考古学家基尔戈夫认为,近年来在保加利亚各地遗址中小规模黄金首饰的发现,无法为人类何时开始从天然金块中冶炼加工金首饰提供证据。不能排除一颗单独的金珠从覆盖在上面较晚的考古层掉落到下面较早考古层的可能。虽然从年代上看,霍特尼查镇的黄金宝藏比瓦尔纳黄金宝藏还要古老,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但人们依然无法从中看到当地黄金冶炼加工的全貌。只有像瓦尔纳黄金那样规模足够大的发现才能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并可成为衡量的标准。
瓦尔纳考古博物馆全景
再比如,考古发掘表明,保加利亚黄金饰品在铜石并用时代已经很盛行。瓦尔纳考古遗址和杜兰库拉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密集的墓葬群表明,当时在多瑙河下游黑海沿岸地区人口密集,社会发达。这些墓葬中的骸骨几乎都是在6600年到6200年前的几个世纪内被埋葬的。到约公元前4000年以后,多瑙河下游那些曾经人丁兴旺的定居点突然消失,繁华的城镇和穿金戴银的人们都不见了踪影。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有学者认为这是原始印欧人入侵的结果,但却并没有战争或暴力的迹象,也没有发现被烧毁的村庄或被屠杀的骸骨。近年来,也有学者考虑另一种可能性——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黑海水位不断上升,现在的水位比铜石并用时代要高约7.5米左右。当时黄金生产和加工主要在沿海地区,很多金矿和首饰作坊现在都淹没在黑海水下。这种可能确实存在,因为在气候变化面前,人们拥有再多的黄金也无法阻止田地变成沼泽,家园沉入海底。但如果说黑海水位变化导致人们彻底离开这里,似乎难以完全令人信服。
瓦尔纳黄金的发现对进一步解开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些谜团有重要的意义。对已经发掘出来的黄金文物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人们期待着新的考古发现能够为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线索。
瓦尔纳黄金宝藏已经成为保加利亚的国宝,成为其悠久文化和历史的象征。瓦尔纳黄金除了在瓦尔纳考古博物馆珍藏外,还有一部分常年在位于首都索非亚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
瓦尔纳墓葬1号墓穴出土的部分金器、铜器和骨器
这批黄金也曾作为保加利亚的文化使者多次到过世界各地。从1973年开始,它便开始了环球旅行,“出访”过很多国家。1982年,这批绝世珍宝曾在日本展出七个月。1985年后,瓦尔纳黄金宝藏曾在德国、法国、以色列、意大利、美国、荷兰、比利时等地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
2015年,在最初发现瓦尔纳黄金宝藏43年后,这批绝世珍宝在布鲁塞尔欧盟议会进行了展出,那个把黄金装到自己鞋盒子里的发现者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展览。当年22岁的挖掘机司机雷乔·马里诺夫此时已经头发花白,而被他偶然发现的黄金宝藏却依然金光灿灿。
(图片由保加利亚瓦尔纳考古博物馆和大特尔诺沃历史博物馆提供)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4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