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的美国,经济衰退严重,多家银行、企业破产,人们连面包都吃不上,自然对穿的东西要求也不高。
在橡胶厂担任了多年经理的马奎斯_米尔斯_匡威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成立了只有15名员工的匡威橡胶鞋公司,生产防滑橡胶鞋和靴子,其低廉的价格,非常符合当时美国人民的需求。
几年后,匡威把注意力转向运动领域,推出了第一款运动鞋No-Skid,这时,匡威的标志还不是星星,而是大写的英文字母C,来源于其初期宣传语:looking for the big C。
皮质星标之所以出现在内侧的原因是,当进行运动时,脚踝处会和鞋子的帆布进行摩擦,减少鞋子的寿命,所以内侧的皮质星标可以增强耐磨度还能加强对脚踝的支撑。
正是由于他的出现,让匡威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非但没有轰走他,而且还让他担任起了品牌销售和宣传大使,专门来宣传他改进的All Star篮球鞋。
进入匡威公司后,你经常会看到开着一辆白色卡迪拉克,装着一大箱匡威 All Stars鞋的泰勒,忙着横跨整个美国主持各种各样的篮球教练交流会,并时刻不忘抓住机会推销匡威的鞋子。
因为泰勒把匡威卖到了几乎人脚一双的水平,匡威在1932年决定将其中一种品牌鞋以泰勒的名字命名,还在鞋子脚踝处加固补丁上的All Star标志两边都加上他的签名。
同年还添加了通气孔。
1936年柏林奥运会,白色的Chuck Taylor ALL STAR篮球鞋成为美国国家队的标配,鞋底和标志上的红蓝条纹,还在二战期间被采纳用在美国军方的官方训练鞋上。
二战期间,匡威为美国军方提供了大量的服装、靴子、大衣和披风。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匡威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运动鞋,在美国运动鞋市场达到80%的占有率。
随着标志性的黑白 Chuck Taylor All Star 经典款在1949年上市,以及1957年推出的低帮Oxford Chuck,匡威All Star在60年代第一次推出彩色篮球鞋,打破了近六十年单一白色的色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