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津湖》里的解放鞋,流行50年,4大缺点让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复制链接]
查看: 19|回复: 0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62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6 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美军眼中的解放鞋
    “敌人采用了我们所熟悉的而南朝鲜军队却非常不适应的战术:以大量步兵实施夜间进攻……”
    “战线上,四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敌人的步兵则穿着胶鞋,爬上黑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
    “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
    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国陆军上将、第8集团军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战后回忆录中对中国志愿军的描述。
   

    李奇微之后,接替其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范弗利特,也对中国志愿军做了类似描述:
    “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所携带的数枚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足美军的一半……”
    “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有时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两人的描述中,都提到了志愿军的装备,独特而简陋的鞋子:帆布胶鞋。
   

        志愿军战士在补鞋
   
    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冬季的朝鲜战场上,平均温度为零下30—40摄氏度,美军穿的是长筒皮靴,武装到小腿肚的那种,防水、防冻的高科技军靴。而志愿军的,就是一双普普通通的低腰单层橡胶底帆布鞋。
    这双不可思议的单鞋,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题:解放鞋。
   

    解放鞋,在飞春读传之前写的文章中,未有提及,但网友多次留言说到这个它。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消费品印记中,许多网友都说,解放鞋是那个时代的流行商品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但我文章所列举的,都是以流行产品的生产、诞生,而不是流行时间为顺序的。
    解放鞋流行于解放后,乃至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军队、平民,都普遍爱穿,但解放鞋的生产、诞生,却并非在解放后。有专业研究称,它是在解放前就有了,所以我文章中一直未列举它。
    既然大家都对解放鞋有特殊的情感,飞春读传今天就专门写写这双鞋子的历史——一双解放鞋的前世与今生。
   

    二、解放鞋前传
    作为一种军鞋,解放鞋的诞生,是以中国橡胶工业的战后恢复为背景的。
    我军的军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并非橡胶布鞋,更非德械师那样的皮靴,而是草鞋,或圆口“老头布鞋”。
    其原因,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差,物质匮乏,军人只能因陋就简,穿草鞋或布鞋上战场。
    当然,也有高级点的,穿皮靴,那是凤毛麟角。多数军人所踏,都是草布之料。
    解放鞋,上为帆布,下为橡胶,要说它的诞生起点,还得从它的核心科技——橡胶说起。
   

    橡胶这一词,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本意是“流泪的树”,它在古代是作为粘合剂使用的。
    后来熏干了水分,把它固化成了有弹性的球状,人们就以橡胶来称之。
    美国穷困潦倒的发明家固特异,一生反复试验,改良橡胶的特性,终于在1839年,他在橡胶中加入氧化铅和硫磺加热,使它发生本质性改变,出现了皮革状物质,且再也不会遇热恢复原状了。
   

    这就是现在工业化橡胶的由来。
    固特异的硫化技术,让橡胶能够生产万物,从地毯、梳子、轮胎到纽扣,当然,还有解放鞋的鞋底。
    据考,第一双帆布面、橡胶底的鞋子,诞生于1850年,是为打门球者专门设计的。
    我国在民国时期,就有了生产橡胶鞋的鞋厂。首家胶鞋厂,是在1917年,由华侨在广州创办的。
   

        民国橡胶厂鞋子广告
   
    之后的十几年,胶鞋——确切地说是橡胶底的鞋,产量越来越大,直到抗战爆发,日军侵华,工业被破坏,想造个国民穿的胶鞋,难矣。
    民国造的橡胶鞋,质量很一般,寿命只有90多天。其橡胶工艺,与现在相比是天壤之别。现在的鞋子,穿不破就淘汰了,更不会把鞋底穿飞。
    试问现在的年轻人,有谁见过穿断底的鞋?
   

    三、解放鞋的诞生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一刀切不断的邻居。抗战爆发前,中国人穿的胶鞋,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来自日本出口。
    为啥?
    质量好,便宜,距离还近。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家科技发展得早,工业先进。明治维新始于19世纪末,1886年,日本橡胶工业就起步了,其橡胶工艺技术发展,可想而知。
   

        1911年日本自行车轮胎广告
   
    有车一族难免会遇到换轮胎的事,选轮胎时你就会发现美国的“固特异”,就是刚才那位发明硫化橡胶技术的人名,还有就是日本的“普利司通”。
    1908年,日本三田土橡胶公司诞生,他们引进美国技术,造出了袜套式的分趾胶鞋,就是把大拇脚趾和四脚趾分开的那种,以适应日本人穿拖鞋的姿势。此鞋迅速风靡日本。
    这种鞋子大量生产,使得其橡胶生产技术迅速提高,同时,制造出的鞋子,还大量出口近邻中国,当然,是不分趾的。
   

        日军分趾靴
   
    由于战争连连,中国橡胶工业基本停滞,所以我们在老照片和电影中看到,中国兵都穿得非常简陋,包括国军,草鞋、布鞋是常态,胶底鞋有限,皮靴更少见高级货。
   

    解放战争中,一批军需工厂被我军接管。就是从那时起,我军具备了统一生产供应军装、军鞋的条件。
    1949年1月,军委后勤部规定了全军统一的服装样式;
    1950年1月,解放军海陆空全军统一军服,这就是我军的五〇式军服。
    而抗美援朝,是在我军首次大换装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其标配军鞋,就是解放鞋(有的甚至未及换冬装)。
   

        五〇式军服
   
    不过,在军需部门登记的资料上,它的专业名字不叫“解放鞋”,而叫“胶底布鞋”。解放鞋,只是后来流行于社会后,大家对它的俗称。
    志愿军穿的解放鞋,其实与社会上的不完全相同,社会上的是仿制品,型号、用料都有所不同。
    那么,解放军的解放鞋,是如何生产的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四、解放鞋怎么造?
    一双解放鞋的生产,有了核心科技——橡胶实底后,其实工艺并不复杂:
    ①帆布涂胶——
    涂胶后的纯棉帆布,会更结实柔韧,不易磨损;
    ②合布加工——
    就是把鞋面和衬里,两层功能和厚薄都不一样的布,压制在一起;
    ③裁切缝纫——
    制成鞋子的帮面,男女同款,只分大小,不分男女,这是解放鞋的特点;
   

    ④粘合鞋底——
    把制好的鞋帮,套在铝质的鞋楦上,与橡胶底牢牢粘合、固定;
    ⑤高温硫化——
    把制好的鞋子送入硫化罐体中,利用热空气和饱和的蒸汽,高温熏蒸一段时间,鞋面、鞋底融为一体,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弹性。
    从这些过程可以看出,解放鞋的制作简单,工序也不复杂,材料也便宜,生产设备也要求不高,所以,它的成本就不高。
    而这,是解放鞋从诞生以来就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五〇式大换装开始,50年来,解放鞋在军服中一直是领衔主演。虽然制式有变,但军鞋,尤其是解放鞋,在士兵训练、生活等场景中,一直是劳苦功高、德高望重的老大。
    当然,骑兵和空降兵为了保护小腿,用的是高腰靴子;装甲兵和海军潜艇部队,由于工作环境原因,也不穿解放鞋,这都是特殊情况。
    四、解放鞋的优缺点
    解放鞋制作简单,成本低,是其第一个优点
    第二个优点,是结实、轻便、无声、防滑(其实这是4个优点了哈)。
    正如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所说,志愿军穿着这种鞋子,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爬山跳跃,如虎豹围猎食物,美军竟然不知。
    如果换做其他鞋子,恐怕人未到,铁蹄声响就先打草惊蛇了。
    当然,往深里说,李奇微惊叹的,实际上是解放鞋的背后,志愿军那种不畏严寒冰冻,顽强作战、不怕牺牲的作战精神。
   

    第三个优点,是质量之外的文化附加。
    流行啥,啥不丑。但与众多昙花一现的时尚服饰不同的是,解放鞋在中国,从解放到开放,甚至至今,自始至终都未曾远离老少爷们的大脚,尤其是在基层和上了年纪的人中间。
    这是因为,解放鞋的诞生、流行,一如其名,有深沉的历史背景,蕴含着牺牲、拼搏、艰苦、伟大、朴素的时代精神内涵。
   

    几十年长盛不衰,多少人,从小梦想着拥有一双解放鞋,穿上它,可以精神十足地在同伴中自信炫耀;
    多少人,参加工作后,一狠心一跺脚,花2块5毛钱,从百货大楼鞋柜买来一双用黄油纸包着的解放鞋;
    多少人,晚年退休后,写回忆录,都以一双解放鞋为题材,拂拭一个男人的奋斗情怀……
   

    有优点有缺点,军旅装备网红解放鞋,与生俱来的四大缺点,最终让它退出了历史舞台:
    1️⃣ 不透气不透湿
    士兵在训练,或越野长跑时,由于出脚汗不透气,会烧脚,臭味非常的大。严重的会得脚气病;
    2️⃣ 不防水
    遇到雨天或泥泞路面,很快就会浸湿。水一旦进入鞋内,脚掌与橡胶底之间,便会打滑,甚至崴脚,妨碍行军作战;
    3️⃣ 不保护脚踝
    即便是后来改造升级的高腰解放鞋,也不如皮靴保护脚踝效果好;
    4️⃣ 鞋底硬
    缓冲力小,还容易磨损脚后跟。
   

    五〇式之后的军鞋,虽然也有几次升级改造,从杀菌、制胶等多方面改善工艺,但最终仍然不能彻底克服这些弊病,从而在2001年,退下了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99式作训鞋,其制造工艺、材料构成,都已与50年前的解放鞋,相差迥然。
    几年前,解放鞋曾作为文化时尚元素再次流行起来,甚至远销国外。但是,那是徒有其表,因有其名,历史情结罢了。
   

    该留给历史的,就留给历史的吧。
    任何事物,都是此一时彼一时。历史的东西,兴于历史,留于历史,只属于那个时代特有,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被我们永远怀念。(完)
    ● 欢迎关注飞春读传,专门讲述名人传记、人生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