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一张“京圈名媛”的照片,揭露了无数人崇洋媚外的“软骨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一张“京圈名媛”的照片,揭露了无数人崇洋媚外的“软骨病”
[复制链接]
查看:
17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162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8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837 积分
积分
225162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1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史论春秋
编辑
| 史论春秋
«●—【真假名媛】—●~»
去年,几张从上海名媛群“泄露”出来的照片,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明天下午茶拍照有姐妹去吗?6个人只要a85元就行。”
“甜点我们原封不动,我和我姐妹拍完就走,然后你们可以再进去拍。”
这些“名媛”利用拼单的方式来打卡网红景点或装潢奢华的酒店,6个人只要花85元拍拍照片,瞬间就把朋友圈的逼格拔高了不少。
不想拍下午茶,想在酒店房间内拍照?没问题!
“有姐妹拼团丽思卡尔顿吗?15人拼团还差6人,每人a200就能在朋友圈发超美的照片!”
3000元一晚的东方明珠观景房一个人负担不起,那就发到群里“拼一拼”,15个人均摊200元秒为“白富美”。
名牌包包太贵,又不想买高仿A货怎么办?那当然是找人拼团咯!
全新售价为在180000元左右的爱马仕Kelly25奶昔白,租金为1500/月,4位名媛只要花350元,就能美美的背上一周了。
看到这里,还能把她们这种“拼夕夕行为”勉强理解为合理消费,但接下来的操作让人不得不感觉到震撼。
“Gucci丝袜600元出,有人拼吗?我就23号穿,其他时间都是你的。”
看到这里,网友们都忍不住纷纷吐槽自称名媛们的“拼夕夕”行为:
“一条丝袜而已,有必要和别人拼着穿吗?”
“去海南的时候,十多个主播在一辆宝马敞篷前排队拍照,为了省钱都不开出停车场的,和她们简直一模一样。”
“她们宁愿拼一条丝袜得脚气,也不购买假货,我真的好感动。”
有句话说得好:“缺啥补啥”。她们竭力用虚伪的精致来包装自己,以此来满足自己短暂拥有过后的虚荣心,对她们而言,身价和牌面或许是最重要的。
有句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光有华丽的衣服,但在他人面前还是表现的像个土包子一样,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为了不让自己出丑,有很多“名媛”选择上培训班好好恶补一番。
礼仪培训班的价位取决于你想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像8800元两天的体验课,8万元10天的女主人课程,仅仅只是贵族礼仪的一块敲门砖。
这股“名媛”之风如果单是面向成年人也就罢了,但不知从何时起,它被冠以“贵族教育”的名号,受到了无数家长的追捧。
«●—【名媛速成班】—●~»
前段时间,一组“名媛速成班”教学的视频被家长曝光,她的本意是想炫耀一下女儿的教学成果,却没想到引来了无数骂名。
一开始,女孩儿们身处于一个富丽堂皇的房间内,精致的妆容和黑色礼服让她们看起来非常“违和”,就像一个小孩儿在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一样。
此时,她们正在练习一位“名媛”用完餐后,不仅要优雅的把刀叉置于桌面,末了还得将餐巾折成角去擦拭嘴角的油渍,不能弄花口红。
可以看出,她们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名媛”,着实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但练习终归是练习,她们给人的感觉极其生硬,脸上的笑容就跟复制粘贴一样,看起来让人很不适应。
除了“名媛速成班”以外,香港某奢侈童装品牌专门在上海一家私人会所中,为家境富裕的“王子和公主”们推出了所谓的“英式贵族礼仪”课程。
该课程会专门请某位英国著名礼仪专家亲自授课,定制课程所需的费用居然高达3800元/天。
课程开始时,孩子们带着整妆并拍摄“定妆照”。随后,她们在下午茶环节时,需要学习正确的倒茶顺序、勺子在茶杯内的搅拌方向、享用甜点时的小窍门,及与宾客聊天时的禁忌话题等相关礼仪。
然而,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些被她们熟记于心底的“贵族礼仪”,在欧洲人看来是过时且落后的。
家长亲手送孩子们“入坑”的理由很简单:
花点小钱就能让孩子学习贵族教育,比普通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以后获得优质人脉与资源的概率也比那些没有学过礼仪课的孩子要高。
再加上,贵族礼仪能让她们与达官贵人的孩子们有共同话语权,以后或许也能成为真正的白富美,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对于某些家长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这么小的孩子不让她们好好读书,反而让她学这个?”
“家长送未成年孩子去学习怎么当姨娘,这不是虐童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这些“贵族教育”是想让孩子们也成为一位“名媛”,倒不如说是他们利用父母不甘于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平凡,同时还想提升孩子气质这个心理特点,来割韭菜。
父母们好像没有想过,这一天培训课结束后,这群孩子们即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她们也许会在错误的教育下向父母索要名牌服饰来“提升”自己,她们也许会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名媛,主动放弃追求目标的权利。
由此可见,这些培训班带给孩子们的弊大于利。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不要自乱阵脚,妄想一口吃成胖子,让孩子被这种假象所迷惑。
要知道,贵族气质是从骨子里培养出来的,而不是靠矫揉造作的动作就能堆砌出来。
然而有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种依葫芦画瓢儿的案例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外,有导演曾在剧中暗讽过这些不切实际的行为。
«●—【中西式礼仪】—●~»
电视剧《心居》里,曾有过这样一段剧情:
身价高达10亿的展翔,为摆脱暴发户的名头,专门请了位老师进行1V1英语教学。
这天,老师美名其约教他用英语点菜,实际上是想借教学的名义狠狠宰他一顿。
点菜前,展翔对老师开玩笑:
“这么点学费,哪儿值得你请我吃这么贵的大餐啊?不过还是谢谢了。”
老师听到后,当场呆愣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转变成目瞪口呆,仿佛在说:“你是不是在玩我?”
然而,就是这样一副小人的嘴脸,下一秒却突然变成傲慢不逊。
理由很简单,因为展翔向服务员点了一份“四分熟”的牛排,他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老师和服务员立刻忍俊不禁。
此时,一个兜里没钱,平常只能在米其林门口转悠的“下等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高傲自大的“上等人”。
因为相比起这位空有钱却无知的学生来说,老师明显知道牛排只有一成熟、三成熟、五成熟、七成熟和全熟这五种熟度类型。
老师碍于展翔的势与权,并未当场笑话展翔的无知,单从他笑得合不拢嘴的表情来看,此时的他比展翔要“富裕”一万倍似的。
不知是从何时起,大家的潜意识里似乎都达成了一致:
对西方礼仪一窍不通的人绝对不是“人上人”。
为了响应大家的需求,各式各样配文“贵族礼仪”的视频应接不暇地蹦了出来。
比如,一位自称是“英国礼仪专家”的国外博主Lucy,经常教她的粉丝在正式场合所要注意的礼仪。
然而,她有一条名为“如何在西方正式场合使用刀叉吃米饭”的视频,引发了众多亚洲人的愤怒。
视频刚开始,Lucy向大家解释,在正式场合中吃饭时,应该借助餐刀把米饭堆在叉子背面,然后再优雅的放进嘴里。当我们用完餐以后,要把刀叉放在下午16点或18点钟方向,这样服务员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吃完了。
虽然Lucy老师全程的教学与讲解,都散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英式优雅,但不少亚洲网友纷纷认为自己受到了冒犯。
“别告诉我怎么吃米饭!”其中一位博主在转发该视频后,忍不住发了个视频回怼道。
虽然Lucy在视频爆火的时候及时删除,但有很多网友已经将其录下并疯狂转载。
作为亚洲人,你想用筷子、勺子或用手(手抓饭)来吃米饭,大家都是能理解的,但你用自己的固定思维来教一群亚洲人用刀叉吃米饭,不会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吧?
为此,一位新加坡喜剧演员,Fuzz在社交平台上暗嘲这段视频,并配文表示:“不同文化,不同的风格。”
视频中,他自嘲自己吃米饭的方式与常人不同,通常他都是把叉子放下,然后在吃米饭前,举起刀给自己脖子来一下。
在进行简单的一顿输出后,Fuzz随即放下餐刀,徒手抓起一团米饭就塞到了嘴里。
希望那些家长在盲目追捧外国礼仪前,能好好考虑孩子该学的到底是中式礼仪还是西式礼仪。
有人这时可能就会说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学就得学中国的传统礼仪!让我的子孙后代们都不能忘记他的根在哪里!
是啊,这些用“贵族礼仪”束缚子女的家长们或许已经忘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千年,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古国。
中国礼仪大到祭祀、宴请、跪拜礼,小到站姿、坐姿、迎宾、入座常识等,每一项单独细拎出来都值得我们一一去学习。
就比如那些名媛培训班里教的最多的餐桌礼仪,我们中国的餐桌礼仪不仅有,并且在这一方面更加严谨与细致。
像父母小时候经常教导我们的:嘴里嚼东西不要说话、别人夹菜(你)别转盘、吃饭不要吧唧嘴、喝汤不要发出声音、打喷嚏不要对着菜(或人)、筷子不要竖插在米饭上……
这些都是我们从小熟知并教育孩子最多的礼仪,光是上面说的这点还不足以展示我国礼仪的万分之一。
家长们舍近求远,花着真金白银去学习浮于表面的“贵族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孩子的成长,可能还会让她们与同龄人产生一种割裂感。
孩子们身上的“名媛”气质应该是知识、品质、修养与内涵,而不是化妆品、名牌包和公主裙。
«●—【小结】—●~»
画家陈丹青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有教养的女子,有资望的名媛,没有一个毕业于培训班。”
真正的礼仪,不仅是日积月累的涵养,更是家长用心教育培养出来的结果。
我们要铭记,徒有其表的模仿容易以失败告终,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家风的传承。
父母将自己的知识、能力、陪伴和修养传递给下一代,让孩子慢慢变成一个家教好、高情商和心地善良的人。
随着我们祖国日渐强大起来,我们只需将中国礼仪好好发扬光大,届时,是他们向我们学习,而不是本末倒置。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