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民间故事:新婚夜,新郎发现新娘是相处多年的“兄弟”,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民间故事:新婚夜,新郎发现新娘是相处多年的“兄弟”,心中大喜
[复制链接]
查看:
20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964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9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03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9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035 积分
积分
225964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4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宋朝咸平年间,京东路齐州府有一户商人叫崔友亮,以贩卖香料为生。他做生意秉承诚信为本的理念,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非常受人欢迎。崔友亮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崔秋月,年方二八,待字闺中;二女儿崔春莺,刚刚十岁。
由于崔友亮的口碑很好,因此前来给他大女儿崔秋月提亲的人可是不少。崔友亮挑来挑去,相中了在府衙的胥吏郑朝俊。郑朝俊虽然只是个办理文书的小吏,但毕竟是在府衙,说话办事还是管点用的。而且,崔友亮打听过了,郑朝俊表面上为人灵活,实际上心地善良,十分孝顺父母,是个孝子。
就这样,崔家与郑家结为亲家,结婚那天,郑朝俊风风光光地迎娶了崔友亮的大女儿崔秋月,府衙里的通判孙大人还专门赶来为郑朝俊祝贺。孙通判年龄颇大,在府衙里很有威望,平时看重郑朝俊,私下关系亲密,这次能来参加郑朝俊的婚礼,老岳父崔友亮感觉脸上特别有光。
婚后,郑朝俊与崔秋月互敬互爱,我们暂且放下不提,且说崔友亮,最近又想去繁华的汴京城去做生意。他从好友那里低价进购了一批香料,要去汴京城发个财。谁料货物刚到不久,妻子董氏忽然间患上急病,请了最好的郎中也没有治好,半个月之后便驾鹤西游去了。
崔友亮只好暂且放下货物,女婿郑朝俊和女儿崔秋月都回到家中,为董氏办了白事。安葬了妻子,日子还得继续过,家里还有二女儿崔春莺没有出嫁,他还想给女儿置办丰厚的嫁妆,以免过门后让丈夫家看不起。
然而,妻子已经病逝,没有人照顾崔春莺,大女儿和女婿刚结婚,让他们照顾春莺也不合适。崔友亮急得团团转,因为过段时间就是元宵节了,人多热闹,正是去汴京卖香料的最好时节。
崔春莺是个懂事的姑娘,看到父亲这个样,她心中也着急。这天她看到窗外飞过去一黑一白两只蝴蝶,忽然想起来姐姐给自己讲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当年,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一起读书,后来阴差阳错,两个人没有成亲,化为了蝴蝶。
崔春莺对父亲说:“爹爹,我有个主意,既不影响您做生意,又可以照顾我。”崔友亮心想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主意,可是想到春莺平时很聪明,也许真有好办法,于是让她说。
崔春莺说:“爹爹,我女扮男装,跟您一起去汴京做生意可否?”崔友亮想了想,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只不过,那些生意伙伴都知道他有两个女儿,如今突然带着“男孩子”出去,别人会不会生疑?
得知父亲的担心,崔春莺笑着说:“爹爹,这个好办,我记得我有个远房表弟叫潘志气,您在外面就说我是您的远房表侄潘志气,想带着他出来见见世面,教他做生意。”崔友亮大喜过望,没想到小女儿竟然如此聪明绝顶。
崔友亮当下就找裁缝,为春莺量身定做了两身男孩子的衣服。春莺穿上之后,更显得秀气,外人只会觉得是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个女孩子。收拾完毕,崔友亮带着春莺上路了,路上果然没有人能够看出来。
等到了汴京,崔友亮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平时让春莺在家里照看货物,偶尔也带着她去外面做生意。春莺福至心灵,虽然出去的次数不多,可是每一次都有收获。春莺学起经商来颇有天赋,连崔友亮都感慨,如果春莺是个男子,绝对是个经商的好手。
货物刚卖出去一部分,正当父女俩憧憬着卖完货物后发财的美梦时,不幸再次降临这个家庭,崔友亮也生了急病,和当年妻子生的病差不多。如果放在现在,这种病应该不会太难,可是那个时候医疗较为落后,连汴京也没有能够治好这种病的大夫。
最后,崔友亮带着对女儿的不舍怅然长逝,崔春莺哭得伤心欲绝。然而,事已至此,只是伤心解决不了问题。崔春莺抹去眼泪,用父亲做生意的钱买了一口棺材,寄放到汴京的一所寺庙。
崔春莺原本想回家投靠姐姐,可是一来她想到父亲的香料还有许多,放弃了十分可惜;二来春莺也不想寄人篱下,与姐姐、姐夫朝夕相处毕竟不方便。于是,崔春莺决定继续女扮男装,留在汴京做生意。幸亏以前父亲带她出去过几次,在客栈的时候也经常谈论香料生意,因此春莺得以继续卖香料。
平日里虽然有人调侃她声音柔软似女子,崔春莺却经常拿“男子有女相更容易成大器”之类的话掩饰。后来,人都知道崔春莺做生意厚道,跟她做生意更看重的是利润,因此也就没人在意她的声音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崔春莺从外面回来,正好看见客栈里来了一位白净的公子,相貌英俊,仪表堂堂,也带着不少香料。崔春莺只觉得公子长得帅气,没有想其他的,可是当她听到公子说话带着浓浓的齐州口音时,忍不住用家乡话问了他一句:“齐州府的老乡?”
公子听到这里愣了一下,发现是老乡,于是很开心地聊了起来。交谈中得知,公子的确是齐州府人氏,名叫宋尚德,也是专程赶到汴京城来做香料生意的。别看两个人是同行,可有时候同行不一定是冤家,因为还有几句话,叫“出门靠朋友”。见宋尚德老实可靠,崔春莺决定和他继续交流一下,于是专门请他吃饭。
吃饭的时候,崔春莺用化名自我介绍说:“我叫潘志气,也是齐州府人氏。一年前与叔父一起来做香料生意,可是货物才卖出去一部分,叔父便不幸染病去世。我只好留下,将叔父的灵柩停放在寺庙,打算卖完货物再返回家乡。”
宋尚德忍不住唏嘘感慨一番,好心安慰崔春莺,而崔春莺愈发觉得宋尚德本性善良,而且心眼很直,于是心里在盘算着,这一年自己在汴京城虽说赚了点钱,然而毕竟势单力薄。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人品可靠的老乡,倒不如合起伙来做生意。
崔春莺把这个想法和宋尚德说了,宋尚德十分高兴。宋尚德是第一次来汴京城,谈话之中感到崔春莺也是个实在人,当然他并不知道崔春莺是个女子,只是觉得刚来便能够得到一个老乡指点,也是自己的幸运。两个人论了年龄,宋尚德大崔春莺四岁,于是结拜为兄弟。
起初,两个人各自住着一个房间,经常一起上街谈论生意。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两个人愈发投机,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有的时候就是如此奇怪,有的人天生就和另一些人志气相投,可是有些人和另一些人就是天生不投缘。崔春莺和宋尚德便属于前一种,两个人在一起合伙做生意非常合适。
再后来,宋尚德和崔春莺感觉从中间商那里进货利润太低,于是两个人长途跋涉,一起去了一趟当时香料的原产地福建路。途中,两个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室。崔春莺睡觉的时候只脱外套,里面的衣服基本不脱。宋尚德问过崔春莺:“潘弟,你为何睡觉不脱衣服呀?”
崔春莺编了一个借口:“我小的时候得过风寒,没有治好,留下了后遗症,因此睡觉的时候不能脱衣服。”宋尚德原本就憨直,因此也不多想。至于大小便,崔春莺向来都是很晚的时候自己去。至于洗澡,也是趁宋尚德有事出去、自己单独的时候快速地洗澡。因此,宋尚德一直没有发现崔春莺的女子身份,一直只是称呼他为潘志气弟弟。
至于小脚的问题,女子裹脚真正兴起是在北宋后期,比如小说《水浒传》里提到过潘金莲有“三寸金莲”,反映的正是北宋后期宋徽宗时期的事。崔春莺生活的时代属于北宋前期,此时女子裹脚之风尚未盛行,崔友亮夫妻俩没有让两个女儿裹脚。
两个人的福建之行很顺利,从那以后,宋尚德留在福建选料进料,运回到汴京城,而崔春莺则留在汴京城负责收货卖货,两个人合作得很愉快,生意也越做越好。宋尚德每次回汴京城,都会与崔春莺睡在一起,崔春莺加倍小心,而宋尚德大大咧咧,依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一晃又是五年的光景,崔春莺已经由原来十岁的小女孩,长成了十六岁的大姑娘了,手里也有了钱。有一天晚上,崔春莺梦见父亲崔友亮,梦中他说落叶归根,想要回家乡安葬。次日,崔春莺找到宋尚德商量:“昨夜梦见叔父哭泣,想要回家乡安葬,不知道尚德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宋尚德说:“东京虽然繁华,却终究是异乡,落叶归根理所应当。我这就收拾行李,与弟弟一同护送叔父灵柩回齐州府。正好,我也该回家看看了。”宋尚德找人看了日子,选定在后天启程。到了约定时间,崔春莺为寺庙捐了香火钱,请和尚念过经,启程回齐州府。
一路无话,等到了齐州府城郊,崔春莺担心继续走下去会被人瞧出问题来,于是两个人各自回家。临分手前,宋尚德问崔春莺家住何处,崔春莺只说是在大明湖畔北岸,让他到时候问胥吏家即可。其实,崔春莺说的就是姐夫郑朝俊家,如今回乡,崔春莺有了钱,再去姐姐家自然不一样了。
崔春莺把父亲的灵柩放在郑朝俊家附近,自己单独走了进去。郑朝俊去了府衙,家里只有妻子崔秋月,崔秋月见是一个男子走了进来,气得破口大骂:“你是哪家的野孩子,小心我夫家回来打你一百棍!”崔春莺笑着说:“姐姐,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春莺啊!”
当年姐妹俩分别的时候,春莺只有十岁,如今已经十九了。“女大十八变”,崔秋月刚开始还真没有认出来。可毕竟是亲姐妹,仔细辨认下,才发现真的是妹妹崔春莺回来了,姐妹俩抱在一起,姐姐哭泣着说:“好妹子,你为何女扮男装?你和爹爹出去那么多年了,为何连个信都没有呢?”
说到这里,崔春莺也哭了起来,然后把爹爹如何去生病去世、自己如何女扮男装卖货、又如何结识宋尚德、最后一同运回灵柩的经历说了。崔秋月赶紧让人把父亲的棺材抬到院子里,抱着棺材痛哭一场。然后,差人去府衙叫来丈夫,又让崔春莺换回女装。崔春莺换了姐姐一身素装,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换回女装,更显得楚楚动人。
在郑朝俊的主持下,一家人请来和尚做法事,将崔友亮葬入祖坟,崔春莺暂时住在姐姐崔秋月的家中。有一天,姐姐问妹妹:“你和宋尚德经常同处一室,也算有了夫妻之实,不如姐姐为你主持婚礼可好?”崔春莺娇羞地说:“姐姐你误会了,我经常和宋友德同处一室不假,可他不知道我是女子,我现在仍然是童子身。”
姐姐大笑,连说不可能,崔春莺恼怒起来,神色严肃。姐姐看她不像是开玩笑,于是用香灰放在桶内,让妹妹坐在上面,然后用头发丝伸到妹妹的鼻孔内,让妹妹打喷嚏,发现香灰并没有被吹散,方才信了妹妹的话。
这天,姐妹俩正在屋内闲聊,忽然门外走来一位相貌堂堂的公子,正是宋尚德。崔春莺听到是宋尚德的声音,急忙跑到里屋。姐姐崔秋月看到宋尚德手里拿着礼物,问他找谁,宋尚德问:“请问这是胥吏家吗?我听说我的好兄弟潘志气住在这里,特来拜访。”
崔秋月刚才听妹妹说这是宋尚德,发现宋尚德果然仪表堂堂,心想妹妹竟然还能守身如玉,实在难道,于是故意打趣道:“叫潘志气的兄弟没有,叫崔春莺的妹妹倒是有一个。”说完,让宋尚德进了屋。宋尚德还没有明白什么意思,直到崔秋月向他解释清楚,宋尚德方才恍然大悟。
崔秋月回到里屋,三说五说才把妹妹崔春莺推了出来。这一下不打紧,宋尚德顿时惊为天人。他实在没有想到,原来与他一直相处多年的兄弟潘志气,竟然是一个如此漂亮的女子,也悔恨自己竟然没有早日发现,看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崔秋月看出点门道来了,笑着打趣道:“你们两个人相处了六年,彼此知根知底,我看就变‘兄弟’为夫妻如何?”没想到崔春莺顿时恼怒,气愤地说:“我一直守身如玉,如今我们若是做了夫妻,岂不是要坏了我的名节!”说罢,气愤地转身回了里屋,再也不肯出来。
宋尚德无奈,只好起身告辞,崔秋月把他送到门口,悄声问他:“宋公子,你到底喜欢我的妹妹吗?”宋尚德指天发誓,崔秋月笑着说:“看你也是个实在人,你如果真有想法,就托媒人来提亲。长姐如母,我要对我妹妹的婚姻大事负责。”
宋尚德再三拜谢而去,回去接着就找媒人,次日媒人就来提亲。只是崔春莺实在是倔强,一直担心如果嫁过去,会毁了自己守了六年的贞节。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和标准去批判古人,因为当时崔春莺看重的就是这个。
一次不行,宋尚德再托另一个媒人,一连换了六七个媒人,崔秋月也一个劲地劝说妹妹,然而妹妹始终不为所动。不过,崔春莺的事却通过媒人的嘴传播开来,到后来整个齐州府都知道崔春莺的事了。
齐州府的通判孙大人也听说了这件事,他叫来郑朝俊,询问事情的经过。郑朝俊对自己小姨子的事情自然知道得很清楚,于是就和孙通判说了。孙大人对郑朝俊说:“就让我成全这件事可否?”郑朝俊急忙拜谢孙大人。
次日,郑朝俊把宋尚德带过来面见孙通判,孙通判看到宋尚德果然仪表堂堂,相貌英俊,于是当场认为义子,并且要许诺给他做媒说门亲事。宋尚德本想拒绝,可是看到郑朝俊在一旁使眼色,也就答应了。
等送走了宋尚德,郑朝俊又带崔春莺面见孙通判,一番交谈下来,孙通判发现崔春莺果然是个奇女子。于是,孙通判对崔春莺说:“我有个孩子,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你们俩成为小两口可好?”孙通判发了话,崔春莺如何敢不听?况且,她确实想找个人嫁了,省得宋尚德穷追不放,于是当场拜谢孙通判。
到了结婚这天,宋尚德脸上强装欢笑,好不容易等到洞房花烛,宋尚德进了新房,却坐在一旁不愿意动。新娘子等了半天,早就等急了,颇有点生气地说:“夫君,你为何还不给我掀盖头?莫非对孙通判的安排有意见?”
宋尚德喝了点酒,又在气头上,一时间没有听出来是崔春莺的声音,心想这新娘子气性不小。既然新娘子搬出了孙通判,宋尚德只好挪步向前,掀开了红盖头。这一下,两个人都惊呆了,宋尚德没想到,新娘子竟然是自己相处了六年的“兄弟”,心中大喜过望;而崔春莺也明白了孙通判的安排,心中暗自感谢。
和煦说
宋尚德和崔春莺的新婚夜,正应了那句话“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是今日”。崔春莺的确是个头脑灵活、自立自强、聪明绝顶的奇女子,在父亲作难的时候,她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来解决了父亲的难题。
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崔春莺虽然伤心,却能够做到自立自强,这又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一面。更难得可贵的是,崔春莺能够女扮男装,继续完成父亲未完成的商业,而且做得比男子都好。
后来,崔春莺遇到宋尚德,恰似“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两个人共同相处了多年,崔春莺却一直守身如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宋尚德是多么实诚的一位男子。好在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宋尚德起初托媒提亲颇为不顺,可是后来众人都想玉成其美,终于让两个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