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中国最被低估的菜,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中国最被低估的菜,它排第二,没谁敢排第一
[复制链接]
查看:
47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4720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47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527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47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5279 积分
积分
224720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8:36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头图|pexels-vito ©封面|pexels ©极物君语:沙葱,不少人的饮食盲区,却也藏着一个鲜味高地。
309年前,有一场“国宴”。为了庆祝皇帝六十大寿,特意邀请蒙古王公和他的福晋入席,共品美食。其中就有一道“胡麻油沙葱鸡子”,金黄翠绿,煞是好看。
图片|纯蛋 ©尽管《清实录》上只存寥寥几笔,我们无从知晓这场宴席的更多细节但大约可以猜测,能让康熙恩准入席的菜色,一定并不简单现在提起沙葱,有人嘴馋,有人一脸茫然都说难猜的心“像雨像雾又像风”,那么这把。
“像葱像韭又像草”的嫩绿野菜,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无广,放心阅读(图片|小薯条今天吃了么 ©)
如今让“青菜分类专家”南方人都迷茫的沙葱,其实是一种百合科葱属的植物,学名叫蒙古韭。早在明代,李时珍就窥见其“药食同源”特性,将其写入《本草纲目》,唤作“茗葱”。
图1|《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 ©它生长于海拔800-2800米的戈壁滩、沙地等干旱地带。一到春末夏初,在内蒙、甘肃、宁夏等地,雨后冒头的沙葱,便成了沙地一景,也是舌尖一鲜。
图|文旅阿拉善 ©它不似韭菜的扁平,又相比小葱的中空,多了一分爆汁的滑嫩野生品种带微呛的辣味,尾韵清甜;驯化后人工种植的味道,要更为柔和,焯过水后辛辣消失,只余淡淡清香,口感脆鲜、质地又似米线滑爽,颇令人心动。
图片|要好好吃饭 ©虽然生于荒芜,沙葱却有一个独到之处,那就是在加热过程中,水分不会大量流失不论是直接白灼、爆炒、凉拌,还是切成小段包入饺子、烧麦,都会保持着柔顺的外观和脆嫩的口感以至于即使是坐拥“蔬菜三千佳丽”的南方人,也为此垂涎。
,感慨其口感多元。
截图|穷游网 ©当我翻看一篇文章的评论区时,发现它竟有不少外地“粉丝”。有人去西北旅行时,与它的风味一拍即合。爱吃韭菜和葱的人,喜欢它的滑嫩;吃不惯韭菜和葱的人,爱上它的清香。
图片2|热爱红烧肉 ©我甚至还在评论区发现了不少老广的踪迹。原来,即使是对美食的鲜味和口感最为挑剔的广东人,也要拜倒在沙葱的味觉里。
▲高亮的友情提示:不建议像最后这位上头的老广一样一次买太多,一是不好保存,外地买价格较高,二是沙葱吃太多也可能会上火哦(图片|微信截图 ©)那么,沙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风味?我想或许可以,从能吃上“第一口鲜”的当地人
那里,寻得美味的答案。
图片|汤圆妈妈 ©
金庸曾在《白马啸西风》的末篇,写下这样一段结尾——“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欢」”虽是讲爱情,却和乡愁形成了遥远共鸣。
图片1|《敦煌,千年的宴席》 ©一个人只有在离乡之后,才会拥有故乡对于见惯了大千世界的精彩,看到了江南的蒙蒙水气与繁华的西北人来说,外面再好,偏偏念想的还是家乡的风土与食物于是生于荒芜,却自带清香、柔滑而脆嫩的沙葱,成了西北人“靠沙吃沙”的风味。
它会化为一缕一缕纤细的乡愁,往游子们的味觉上缠绕,最终生成一种记忆里家乡才有的味道。
图片2|卡德BrianIsHere ©内蒙 饺子、稍麦和蘸酱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穿越亚洲腹地》中夸赞到——“羊肉沙葱饺子,应该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水饺了腌沙葱咸菜,配羊肉汤面片,也是绝配”
图片|网络 ©在内蒙,羊肉饺子是鲜美的勋章。羊肉的滋味,让沙葱多了一点丰腴的油香;而沙葱的清脆,又让饺子,少了几分肉类的腻口。连吃好几个,都觉得很清爽。
图片2|《敦煌,千年的宴席》 ©接着,呼和浩特稍麦,款款而来青城的早餐桌上,永远少不了没有糯米,只有鲜羊和葱姜末馅心的稍麦当薄如蝉翼的表皮在顶端“开出花来”,香得诱人,美得可爱沙葱的另一归属,是蒸包、煎包
。在瓷实又鲜滑的口感中,温热的鲜汁肆流。
图片2\3|《新华社》©;图片3|达茂美食记©作为游牧民族,阿拉善人喜欢用沙葱炒肉干。当筋韧的肉干,在热气中微微变软,搭配一口地道的咸奶茶,神仙生活也难换。
图片|HyggeMia ©内蒙地处四季分明的北方,秋冬没有沙葱,风味却被巧妙留下了——巧手的内蒙人会将沙葱腌制做成清爽的腌菜,配着主食或羊汤面,满口生香有的和韭花一起做成蘸酱,当涮羊肉的白烟袅袅升起,那一口羊肉,即可带你回到草原的故乡。
图片|《沸腾吧火锅》 ©山西 酸是灵魂阿城分享过自己在意大利时的一个经历:有一天他和久居当地的朋友散步,本来很安静,朋友突然感慨到“好久没有吃醋了”当即到小铺里买了一瓶醋,就坐在街边,像赌气一般喝着,喝得眼泪都流出来。
图片|阿花快来喝咖啡 ©没离乡的人听了,大约只会觉得惊愕。但离乡多年的山西人,一定懂得这里面暗含的岁月蹉跎和大起大落。有时候,人就馋那么一口。对于山西人来说,那种味道是酸的。
作为和内蒙临近的省份,沙葱到了这里延续着面香,也用风土渡化出自己的美味传说。你能在一笼稍麦中,寻得沙葱与醋香的曼妙;也能在带着清爽酸意的沙葱土豆丝、沙葱土豆泥里,感受这片土壤的重量。
图片1|《早餐中国》©;图片3|吃豆豆长肉肉呀!©山西人将土豆和莜麦看做是亲切的美味这里不光有着“山药蛋”(土豆),有些巧手的人甚至将沙葱和莜面搭配到一起,达成了“碳蔬组合”用辣椒和醋渲染过的风味,带着家的记忆。
对于山西人来说,酸,早在离家的时候,就成了无形中携带的行李。没有实体,就会藏进身体。只要思念起家乡,舌尖、心口就会泛起。
图片1|《敦煌,千年的宴席》©;图片2|笋 ©甘肃 烧饼、炒蛋和浆水饼,是敦煌文献里记载最多的食物。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
图片|《敦煌,千年的宴席》©在丝路繁华的唐代,白居易脱下江州司马的青衫,被贬到忠州(如今的重庆忠县)时,都不忘与好友杨万里分享一块胡麻饼的风味——“胡麻饼样学京都(这里指的是长安),面脆油香新出炉”撒着芝麻的脆饼,做法竟然与远处的长安很像,对于被贬在外的诗人来说,这熟悉的胡饼风味,就是日思夜想的长安味。
▲图1:莫高窟159窟·中唐;图2:莫高窟236窟·初唐(图片|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在如今的敦煌,你可以在夜市上,品尝到一口沙葱牛肉饼的鲜香。
图片1|Karenchow©;图片2|《敦煌,千年的宴席》©或是尝尝武威民勤的沙葱炒蛋,那种香嫩的口感,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图片|大头的泡菜呢 ©还可以入乡随俗,试着在天水寻觅一碗用沙葱花呛出的浆水。当淡紫色的花蕊化为清爽的酸,一筷甘肃的浆水面,会让你的夏日感受到别样的风味。
图片1|《风味原产地·甘肃》©;图片2|蒙地儿 ©宁夏 凉拌,最配手抓与面宁夏的滩羊,打小是懂事的“小羊肉串”和“手抓预备役”沙葱为咩咩们开启了“高级小灶”,人类的“口下留情”,让一部分美味进了羊的肚子里。
于是沙葱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将羊肉天然“腌制”入味,减少了支链脂肪酸,变得没有膻味,更为鲜美。
图片1|莜莜草 ©;图片2|莜莜草 ©银川人和吴忠人喜欢吃着有淡淡奶香味的手抓,搭配凉拌沙葱、凉拌苦苦菜。当嫩中带鲜的羊肉与清爽适口的沙葱,在舌尖演绎美味,口腔中回荡的都是幸福的滋味。
图片|老刘 ©凉拌沙葱,是沙葱届的百搭王者。除了手抓,洒满辣椒的烤羊肉串、刚炸好的金黄油香都很适配。在石嘴山和固原的一些宴席上,八大凉碟里,也会为清爽沙葱留有一席之地,可见对它的喜爱程度。
图片|ft1umk.ee ©而到了中卫,这里不光有枸杞,还有着流传了400多年的蒿子面早在宋代,曾巩就在《隆平集·西夏传》里记载了当地人关于蒿籽和沙葱的妙用——“其民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冬则蓄沙葱、野韭……
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
图片|《早餐中国》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在宁夏做官时,又让御厨将宫廷里蒿子面的技术传到民间因为面擀得很薄,大到1米左右,切丝后细长,人们形象的把它称为“长面”,喜事贺寿之时都少不了浇上臊子,香到让人连连惊叹其绝妙。
图片|《早餐中国》 ©有的人在吃蒿子面时,会调上一碟沙葱。辣子和蒜末会让美食绽放出诱人的光彩,而相似的细长身姿,祝福也更上一层。
图片1、3|《早餐中国》©;图片2|微仔独自吃喝 ©有人说——“味道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有时候不在于那菜式本身,而在于时节、那人和那情感”对,也不对沙葱,就像西北的扎蒙蒙花、马烈烈、沙枣、榆钱、槐花,东北的
蕨菜、刺嫩芽,河南的荆芥,四川的儿菜,江南的莼菜,广东的沙姜……一方面,以最普通而不为外地人所知的“限定风味”,串联起味觉与故乡。
图片|细细小白 ©另一方面,也在自身,有着不可磨灭的光彩。是当地风土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图片|文旅阿拉善 ©
作为一种野菜,或许沙葱被远远低估了它不光是舌尖的承载,更藏着人生的哲思,见证着岁月的耕耘面对一望无际的荒原,它从不放弃,而是选择等待一旦等到了雨水,便会将根茎扎入沙地,在一片萧瑟暗淡背景里,优雅的开出花来。
图片|东胜发布 ©面对早年的贫困,它又是饱腹食物。只要在采集时轻轻掐去嫩叶,而不破坏根茎,就能在沙地上年复一年的绽放生命。伴随当地人度过饥荒和风雨。
图片|文旅阿勒泰 ©面对风沙,它和梭梭树、沙枣树一起,作为防风抗沙的植物,呵护着土地。被写入诗句“沙风沙雨同栉沐,沙枣沙葱共嘘嗟”。
图片|烽火台 ©而到了新时代,它是当地人的朋友可当牧草,亦可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味因为众生平等,所以它教会人们懂得谦卑为了不过度采集,当地人将它人工驯养,在大棚中拥有新的生机,也为当地找到了致富的新路……。
图片|甘肃农民报 ©就像一位在西北待过的知音所说——沙葱,看似平凡,却最能代表西北人民骨子里的生机勃勃。所以,沙葱的味道里,也藏着西北的味道。
图片|点点墨 ©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