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瀑布逆流而上,而你还在我身旁” ——《你好,李焕英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瀑布逆流而上,而你还在我身旁” ——《你好,李焕英》影评
[复制链接]
查看:
7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419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58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580 积分
积分
225419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2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有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换、情绪转换、主题的升华,这是近期大部分电影所欠缺的。在这两年,我愈发对一些电影作品感到厌倦,在它们身上我只能品出一个词:浮躁,不知所以然,看完亦不知道透露的主题是什么。在对当今电影越来越失望的时候,这一步贾玲导演兼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却带给我源源不断的惊喜。
喜剧往往会在结尾处来一个“转换”,这是编剧导演的常用方法,以达到情绪和主题波荡的目的,但和这部电影相比,同期的喜剧往往是为了转换而转换,在电影后期莫名其妙地升华主题,并且常常在观众的意料之内。而这部影片最后的切换做得十分自然,给人惊喜,在前期密集的笑点之后,主角一个突如其来的醒悟,瞬间将喜剧上升到了歌颂母爱的艺术品,在这个转折之后,再去回忆影片前期主角穿越之后,与以前的母亲历经的一切,温情之感油然而生。这部影片靠着出色的技巧和深邃的主题,让观众笑中带泪,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不失温情和给予我们的对母爱的思考。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穿越题材的喜剧电影,这是这部作品的总体定义。“穿越”似乎是一个有些老套的题材,初识这部电影,我不禁怀疑这部作品的表现力,这些年以穿越为背景的电影不在少数,在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夏洛特烦恼》这样卓越的作品之后,这部作品会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能不能给观众新的体验?带着这些问题,我反复揣摩这部作品——
站在拍摄技巧的角度,以我浅薄的知识储备,我亦觉得这部影片对光线的运用之巧妙:
在李焕英出现事故,本是悲伤占据主导的场面,片段却出现了逆光,为何在此处影片的基调变为了暖色调?这便是牵动观众疑惑和情绪变化的巧妙之处。
这里利用光线塑造现实与过去的转变,柔和的逆光打在主人公的脸上,这种暖光亦塑造出一种不真实的虚幻之感,将现实进行了切割。
开始进入正片,我不由得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细看片头曲,场景由灰白色调顺滑地过渡到复古色调,这一技巧很好地拉进了故事的真实性,将观众带入到“穿越”的年代之中,实在新颖。
此外,整部影片的色调应用皆是复古风格,配合符合年代的物件、人物穿搭风格,许多处的光线不过于鲜艳,而降低了些许饱和度,整体真实的同时带给观众一种朦胧的年代感。
整部影片对光线的运用上巧妙而恰到好处,从很多的镜头上都能感受出贾玲导演的用心,例如在穿越之后李焕英出现的片段,一道柔和温暖的自然光打在她的头上,十分有亲和力,这里的光线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作用,这位主角母亲的温柔,这柔和的测光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主角母亲身上,在贾玲的心中,母亲永远美好而温柔。
同样在影片接近结尾的部分,在穿越之后的母女交谈的镜头处,亦有一道自然柔和的逆光,母女之间的温馨氛围在这光线下达到了本影片的最高峰,结合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这里是主角发现真相的又一转折处。
和前文的应用一样,主角发现母亲和自己一起穿越之后,同样的暖光逆光应用,此处主角以及知晓了真相,这里的光线已不仅仅是温暖柔和之感,而进一步上升到母爱的灿烂光辉,特别是此处侧光洒在母亲的面部轮廓,母爱的伟大和主人公此时内心的醒悟与心酸交织在一起,主题瞬间升华。
再者,本部影片对声音,特别是背景音乐的应用方面亦十分出色,在母女搭着自行车、母女围着一张桌子交谈、吐露彼此心声之时,背景音乐舒缓轻柔,在进入到这样的镜头场景,我仿佛也随着背景音乐沉溺亲情的温暖之中;而在结尾主角发现母亲一起穿越的真相之时,背景音乐变得急促而带着些许压迫感,这样的声音基调常应用于悬疑片真相大白之时,而在此的急促音很好地转变了观众的情感,“咚咚”的声音好似在波动观众的心弦,调弄着观众紧张的神经。
在主人公哭着跑向母亲之时,背景是小提琴配着节奏缓慢的钢琴声,不禁感觉眼眶好似有热泪涌出。此时镜头在母亲的回忆和主人公哭着奔跑的两种镜头中来回切换,同样的小提琴,但是随着母亲更多的回忆揭开,背景音的节奏越来越快。两人相遇,这快节奏瞬间停止,又是之前柔和的音乐辅之。
影片的最后是主人公晓玲站在第三视角,回忆着小时候与母亲的各种温馨的日常,走马灯一样,从主人公小孩之时到成人,这里结合了人声的哼唱。情节到这里故事的一切揭露,是李焕英这位母亲在现实里生命的走马灯,晓玲进入了她的过往,然而不同于晓玲自己的想象,这一次,仍然是母亲对自己的救赎。这里的哼唱声简直妙不可言,温情中是对过往的种种怀念,其中又夹杂着丝丝悲戚和遗憾,来到这里当这哼唱声响起,眼泪瞬间被引爆。我想,声音应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完美带动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情吧。
说完了我能看到的艺术角度本身,回归到这部作品本身的角度和立意,或许精彩的不在于贾玲导演的镜头语言运用,而在于细致入微的共情力。
在欣赏完几遍这部作品之后,结合贾玲导演母亲意外身故的事实,我了解到她想透过这一步作品表现对母亲的怀念。
贾玲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母亲,眼泪总是先于言语:“我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不怎么想这件事,不敢提。”母女情确实是一个易引起观众共鸣的话题,但处理得不好的话,绝对达不到调动旁观者情绪得目的。
影评的第一段就已谈到,在情绪的共鸣上这部作品完成得十分出彩,看完之后我们细细回忆,这作品里的片段有没有十分跳脱的新颖情节?其实没有。但往往朴实无华的片段才最能体现最真挚的情感。
其实抛开这部影片中间密集的笑点,我不知能不能彻底将它称之为一部喜剧,一遍一遍斟酌之后,喜剧的表面下悲伤却贯穿整部电影,为何悲伤?因为后期的发展都建立在“失去母亲”的基础之上,主人公已经失去,她以为回到过去能给母亲一点转机,作为观众的我也在笑与泪中期待着这位母亲是否会有生命的惊喜,可是直到最后,这个小小的私心也没有实现。
有人讲: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年头同时兼顾笑点和情绪波荡的高质量喜剧电影已很少出现,上一部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完的作品是好几年前的《夏洛特烦恼》,我想,更高级的喜剧是能让观众在情感变换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很庆幸的是,贾玲导演的这部作品带给了我这样的感受,许多人讲贾玲作为导演,这部作品许多的镜头运用、技巧运用上十分稚嫩,但在我看来,她想要达到的效果已经做得很好了。
“妈,下辈子您做我的女儿吧,我来照顾你”。
“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
......
这部作品之中有太多代入感极强的对话,这些辞藻并不华丽,平实却又激荡人心,情节的转换之后又转换,步步动人心弦,这部作品的人员配置和我着重的点相反,站在现实的维度,贾玲导演作为小品演员出身,本身“自带笑点”,这部作品的大部分也确实如此,可是这样一位带给人欢乐的演员,突然站在那里,深情地讲着自己的母亲,我想,大部分观众都会为之动容,即使镜头语言或许有些稚嫩,这也无愧于一部杰出的亲情喜剧。
“子欲养而亲不待”,矛盾冲突下无可挽回的遗憾正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魅力所在,站在柔和的光里,微笑地回忆,眼含热泪地回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作者:广电2203 贾皓天
学号:2230230095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