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瀑布逆流而上,而你还在我身旁” ——《你好,李焕英》影评

[复制链接]
查看: 7|回复: 0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5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有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换、情绪转换、主题的升华,这是近期大部分电影所欠缺的。在这两年,我愈发对一些电影作品感到厌倦,在它们身上我只能品出一个词:浮躁,不知所以然,看完亦不知道透露的主题是什么。在对当今电影越来越失望的时候,这一步贾玲导演兼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却带给我源源不断的惊喜。
    喜剧往往会在结尾处来一个“转换”,这是编剧导演的常用方法,以达到情绪和主题波荡的目的,但和这部电影相比,同期的喜剧往往是为了转换而转换,在电影后期莫名其妙地升华主题,并且常常在观众的意料之内。而这部影片最后的切换做得十分自然,给人惊喜,在前期密集的笑点之后,主角一个突如其来的醒悟,瞬间将喜剧上升到了歌颂母爱的艺术品,在这个转折之后,再去回忆影片前期主角穿越之后,与以前的母亲历经的一切,温情之感油然而生。这部影片靠着出色的技巧和深邃的主题,让观众笑中带泪,带给观众欢乐的同时,不失温情和给予我们的对母爱的思考。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穿越题材的喜剧电影,这是这部作品的总体定义。“穿越”似乎是一个有些老套的题材,初识这部电影,我不禁怀疑这部作品的表现力,这些年以穿越为背景的电影不在少数,在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夏洛特烦恼》这样卓越的作品之后,这部作品会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能不能给观众新的体验?带着这些问题,我反复揣摩这部作品——
    站在拍摄技巧的角度,以我浅薄的知识储备,我亦觉得这部影片对光线的运用之巧妙:
   

    在李焕英出现事故,本是悲伤占据主导的场面,片段却出现了逆光,为何在此处影片的基调变为了暖色调?这便是牵动观众疑惑和情绪变化的巧妙之处。
    这里利用光线塑造现实与过去的转变,柔和的逆光打在主人公的脸上,这种暖光亦塑造出一种不真实的虚幻之感,将现实进行了切割。
   

    开始进入正片,我不由得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细看片头曲,场景由灰白色调顺滑地过渡到复古色调,这一技巧很好地拉进了故事的真实性,将观众带入到“穿越”的年代之中,实在新颖。
    此外,整部影片的色调应用皆是复古风格,配合符合年代的物件、人物穿搭风格,许多处的光线不过于鲜艳,而降低了些许饱和度,整体真实的同时带给观众一种朦胧的年代感。
   

    整部影片对光线的运用上巧妙而恰到好处,从很多的镜头上都能感受出贾玲导演的用心,例如在穿越之后李焕英出现的片段,一道柔和温暖的自然光打在她的头上,十分有亲和力,这里的光线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作用,这位主角母亲的温柔,这柔和的测光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主角母亲身上,在贾玲的心中,母亲永远美好而温柔。
   

    同样在影片接近结尾的部分,在穿越之后的母女交谈的镜头处,亦有一道自然柔和的逆光,母女之间的温馨氛围在这光线下达到了本影片的最高峰,结合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这里是主角发现真相的又一转折处。
   

    和前文的应用一样,主角发现母亲和自己一起穿越之后,同样的暖光逆光应用,此处主角以及知晓了真相,这里的光线已不仅仅是温暖柔和之感,而进一步上升到母爱的灿烂光辉,特别是此处侧光洒在母亲的面部轮廓,母爱的伟大和主人公此时内心的醒悟与心酸交织在一起,主题瞬间升华。
    再者,本部影片对声音,特别是背景音乐的应用方面亦十分出色,在母女搭着自行车、母女围着一张桌子交谈、吐露彼此心声之时,背景音乐舒缓轻柔,在进入到这样的镜头场景,我仿佛也随着背景音乐沉溺亲情的温暖之中;而在结尾主角发现母亲一起穿越的真相之时,背景音乐变得急促而带着些许压迫感,这样的声音基调常应用于悬疑片真相大白之时,而在此的急促音很好地转变了观众的情感,“咚咚”的声音好似在波动观众的心弦,调弄着观众紧张的神经。
    在主人公哭着跑向母亲之时,背景是小提琴配着节奏缓慢的钢琴声,不禁感觉眼眶好似有热泪涌出。此时镜头在母亲的回忆和主人公哭着奔跑的两种镜头中来回切换,同样的小提琴,但是随着母亲更多的回忆揭开,背景音的节奏越来越快。两人相遇,这快节奏瞬间停止,又是之前柔和的音乐辅之。
    影片的最后是主人公晓玲站在第三视角,回忆着小时候与母亲的各种温馨的日常,走马灯一样,从主人公小孩之时到成人,这里结合了人声的哼唱。情节到这里故事的一切揭露,是李焕英这位母亲在现实里生命的走马灯,晓玲进入了她的过往,然而不同于晓玲自己的想象,这一次,仍然是母亲对自己的救赎。这里的哼唱声简直妙不可言,温情中是对过往的种种怀念,其中又夹杂着丝丝悲戚和遗憾,来到这里当这哼唱声响起,眼泪瞬间被引爆。我想,声音应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完美带动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情吧。
    说完了我能看到的艺术角度本身,回归到这部作品本身的角度和立意,或许精彩的不在于贾玲导演的镜头语言运用,而在于细致入微的共情力。
    在欣赏完几遍这部作品之后,结合贾玲导演母亲意外身故的事实,我了解到她想透过这一步作品表现对母亲的怀念。
    贾玲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母亲,眼泪总是先于言语:“我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不怎么想这件事,不敢提。”母女情确实是一个易引起观众共鸣的话题,但处理得不好的话,绝对达不到调动旁观者情绪得目的。
    影评的第一段就已谈到,在情绪的共鸣上这部作品完成得十分出彩,看完之后我们细细回忆,这作品里的片段有没有十分跳脱的新颖情节?其实没有。但往往朴实无华的片段才最能体现最真挚的情感。
    其实抛开这部影片中间密集的笑点,我不知能不能彻底将它称之为一部喜剧,一遍一遍斟酌之后,喜剧的表面下悲伤却贯穿整部电影,为何悲伤?因为后期的发展都建立在“失去母亲”的基础之上,主人公已经失去,她以为回到过去能给母亲一点转机,作为观众的我也在笑与泪中期待着这位母亲是否会有生命的惊喜,可是直到最后,这个小小的私心也没有实现。
    有人讲: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年头同时兼顾笑点和情绪波荡的高质量喜剧电影已很少出现,上一部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看完的作品是好几年前的《夏洛特烦恼》,我想,更高级的喜剧是能让观众在情感变换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吧。很庆幸的是,贾玲导演的这部作品带给了我这样的感受,许多人讲贾玲作为导演,这部作品许多的镜头运用、技巧运用上十分稚嫩,但在我看来,她想要达到的效果已经做得很好了。
    “妈,下辈子您做我的女儿吧,我来照顾你”。
    “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
    ......
    这部作品之中有太多代入感极强的对话,这些辞藻并不华丽,平实却又激荡人心,情节的转换之后又转换,步步动人心弦,这部作品的人员配置和我着重的点相反,站在现实的维度,贾玲导演作为小品演员出身,本身“自带笑点”,这部作品的大部分也确实如此,可是这样一位带给人欢乐的演员,突然站在那里,深情地讲着自己的母亲,我想,大部分观众都会为之动容,即使镜头语言或许有些稚嫩,这也无愧于一部杰出的亲情喜剧。
    “子欲养而亲不待”,矛盾冲突下无可挽回的遗憾正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魅力所在,站在柔和的光里,微笑地回忆,眼含热泪地回忆: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作者:广电2203 贾皓天
    学号:22302300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