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胃胀气怎么办?教你通过穴位按摩缓解胃胀气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胃胀气怎么办?教你通过穴位按摩缓解胃胀气
[复制链接]
查看:
20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844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15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8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155 积分
积分
225844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2: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在医院担任护理师的小文,每天处于紧张忙碌的状态,加上轮班制度,上班时间不定,经常有一餐没一餐的,不然就是吃得很快很赶。虽然以前就偶尔感到腹痛或胃胀,但大多忍忍就没事,倒也不以为意。一直到最近发作频率越来越高,有时早餐吃完就可以胀著一整天,有时甚至胀到很痛,影响工作表现,才让她惊觉问题的严重性!
“肚子胀气好难受”,“没吃什么东西就有凸起的小腹”可说是现代不少上班族的真实写照,随著生活步调加快、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食习惯差,肠胃不好,动不动胀气、打嗝、放屁的人也越来越多,究竟这些令人尴尬的事情,是怎么来的呢?容易胀气的人,又该怎么做来减低胀气发作的频率、减缓它带来的不适呢?
就是这些坏习惯让你养出一肚子气
1
.长期不佳的进食习惯:
大人总是告诫小孩:吃饭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说话,然而自己却常常做不到。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三餐只好狼吞虎咽;为了和同事社交得炒热气氛,逼不得已才必须边吃边说话。因为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无辜的肠胃就这样被你自己搞坏了,边吃边说话,会让人不自觉地吞下很多空气,吃饭狼吞虎咽更会加重胃胀气。
此外很多人不爱喝水,非要渴到不行了才一下子大口猛灌,这种喝水方式不但容易把空气直接灌进肚子引起胀气,喝进去的水也会马上变成小便,身体根本没留住所需的水分。
2
.吃太多易产气的食物:
有些食物如豆类、奶类、高纤食物等,因无法完全被肠道消化,经肠道细菌处理后,容易发酵产生气体,使肠内气体增加,提高胀气发生率。然而个人体质不同,同样一种食物不见得每个人吃了都会胀气。建议可依照自身经验,若发现吃某些食物特别容易胀气,就应尽量避开。以下提供较易产气的食物名单,供大家参考。
淀粉类:豆类(豆腐、豆浆、豆皮、豆干、黄豆、红豆、绿豆、花生、薏仁)、根茎类(地瓜、马铃薯、芋头)、糯米类、小麦类的再制品(面食、面包、饼皮)。蔬菜类:花椰菜、韭菜、高丽菜、洋葱、大蒜、海带(海草、昆布、海藻、紫菜)、菇类(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蘑菇、木耳)。刺激性饮料:含气碳酸饮料、酒类。高糖高油脂食品:如油炸食物、甜食、蛋糕、饼干、面包等。因其消化时间长,停留肠道时间久,容易产生更多气体。奶类、奶制品:亚洲人肠道较缺乏消化乳糖的酵素,因此部分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喝到牛奶会容易引发胀气或腹泻。
3
.患有肠胃系统疾病
:
不同胀气部位,其实反映出不同的身体警讯。上腹部的胀气,反映了胃部问题,如胃部功能受损,典型消化不良,进食后出现不适的胃炎、胃溃疡等;下腹部的胀气,则反映了肠道问题,如排便不通畅,肠道内堆积过多粪便的便秘型胀气。
因此若本身有已知胃炎、消化性溃疡、肠燥症、长期便秘、胆囊疾患等方面疾病,容易增加并累积肠胃内气体,引发胀气。此时应先针对疾病处理,才有办法一并改善胀气情况。
中医治胃胀调理中焦顾全身
中医治疗胃胀气,多从调理中焦,也就是中医说的脾胃系统下手。中医的脾胃,不单指解剖学上的实质器官,而是包含整个消化道系统,因此只要脾胃机能恢复,肠道功能自然提升,胃部不适或胀气的症状也会跟著减少许多。
脾胃机能出问题,可大致分成「
阳虚
」和「
阴虚
」两个方向:
阳虚型
,好比体内的能量和温度不够,不论是工作上的劳力还劳心,其实都会造成身体的耗损,一但耗损太多超过身体所能负荷的程度,便会使整体的体机能下降。此外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或有些女性为了爱美而减肥节食,都会导致脾胃虚寒、温度下降,或使身体缺乏最低需求的基本热量和营养物质,长期下来破坏肠胃道系统的正常运作,肠胃道系统的运作一但受影响,胀气、泛酸、排便不顺等问题自然跑出来。
阴虚型,
则好比脾胃的津液不足,中医认为胃是喜湿润而怕干燥的脏腑,一但失去津液润养,便会影响原本容纳食物和消化的功能,而出现胀气、胃痛、食欲差等症状。太过干燥的天气容易诱发森林大火,同样道理,胃太干燥也会烧出胃火,胃火不减,则恶性循环加重原本干燥的情况。此外负面情绪、易怒、压力、失眠,或过食烤炸辛辣等易上火的食物,也都是加重火气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治胃,不单重视脾胃本身,也重视体内五脏六腑的平衡状态。
透过中药针对个人体质差异,给予不同方向的治疗,患者胃胀气的毛病多能有明显进步。然而多数肠胃病的养成都非一时,而是归于长期不良的饮食或生活习惯,因此患者若想获得持久根本的改善,除了要认真规律地服药,也要配合找出自身饮食或生活习惯的不正确处,下定决心地从头改变起才是更重要的不二法门。
穴位按摩缓解胃胀气
中脘穴
:胃上方,肚脐上4寸。
天枢穴
:肚脐左右旁开2寸。
关元穴
:肚脐下4寸。
以此4个穴位为基准,顺时针画圆按摩腹部,可帮助强化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及消除便秘。
太白穴
:第一跖骨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公孙穴
: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从太白穴一路延掌内侧按摩至公孙穴,可调整人体脾胃功能,减缓消化不良,腹部胀气或疼痛。
内关穴
:手掌向上,腕关节微弯,从靠近手掌处的第一条横纹直上2寸。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