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古风妆造博主,只凭一张图就让豆瓣网友惊呼“美的惊心动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古风妆造博主,只凭一张图就让豆瓣网友惊呼“美的惊心动魄”
[复制链接]
查看:
33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162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83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837 积分
积分
225162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4:2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最近叔发现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古风妆造博主,叫@羞答答的郭夫人。
虽然她b站只有2.5w粉,微博的粉丝甚至还没破千,但却能只凭一张图就让豆瓣网友惊呼“美的惊心动魄”。
乍一看她撞脸陈红,但却比陈红更娇俏一些,低头的瞬间也有点像关晓彤、但却比关晓彤更有古典少女的端庄感。
虽然拍摄背景和道具都极其粗糙,有时候会露出背景布旁边的白墙、有时候我们能看到背景布上的褶皱,甚至连她头上的簪花都是几块钱一支的塑料假花。
但她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把真正的中式古典美展现到了极致,是真正的“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美女不光冷脸好看,动态下也不崩。演绎大唐贵女娇俏嗔怪的神态惟妙惟肖。
怪不得网友都把她的妆造视频错认成了老剧混剪,还要借机狠狠讽刺一下时下的古装剧“连素人博主都能把古典妆造做到这种程度,你们的几亿都花去哪了?”
▲古装剧女主造型vs博主造型
▲古装剧女主妆容vs博主妆容
具备中式韵味的古典妆容永远不是只有披散的长发和步摇发簪就能诠释清楚的。中式韵味的古典美还蕴藏着更多的审美逻辑和可借鉴之处。
今天我们就借由这位古典美人的造型特征,从中挖掘足够震撼人心的古典妆容的特色和源头所在。也许我们能通过这背后的美学巧思,获得一些变美启发。
古典妆容的4C区域
叔观察发现,呈现既符合现代审美,又有写实的古典韵味的古典妆容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塑造出脸上的4C区域。
▲这4个C的区域
这位博主说,她的妆容造型灵感大多来自90年代的古典影视剧,例如《唐明皇》里的杨玉环
90年代流行妆容
,《武则天》里的徐慧和武媚娘,以及《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此外还融入了一些戏剧和现代的审美方向。
想要呈现出最有中式韵味美的古典妆容按这个思路是没错的。因为相对于现在剧方造型师对于“创新”与“现代”的追求,90年代甚至再远至70年代,那时候的电视剧对于妆容和造型的把控都更偏写实和考究。
90年代的妆容逻辑已经在史实的记载上经历了一轮改良,比如把唐代时兴的“酒晕妆”“桃花妆”中的精髓——两颊厚厚的抹红减淡,但仍构成了两弯大C区域的胭脂晕染。
范围从颧部至下颌转折点,有种盈润饱满的感觉,这是现代妆容和古典妆容的明显区别。看@羞答答的郭夫人的妆容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画法的呈现。
▲观察两颊腮红范围
第二处改良,是把蛾眉和晕眉抛去,(晕眉:古代妇女们为了让眉毛显得不那么呆板,会将眉边缘的颜色向外晕染开)改为自然贴合眉弓形状,眉尾慢慢低垂的眉形,但同时保留了晕眉的手法,让眉周、眼周色调过度自然,无限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对双C区域。
▲左为唐代流行的“蛾眉”,观察左右两处晕染的浓淡、位置的改良
两处双C的阴影范围构建成功,整个面部妆容有了基本的古典气质,接下来就是之外的发挥。
虽说是发挥,但也基于写实。造型师们把众多美人图中仕女细长媚态的眼型和现代审美融合,形成了90年代的“含情目式”眼妆。
不同的造型师对于古典“含情目”地体现有不同的方法。有偏分明、骨骼感、明度高的杨树云式晕染,也有融合、协调式的毛戈平式晕染风格,但总归追求眼中的媚与愁。
呈现这份媚和愁,就不应该有欧式的锋利上扬,观察这位博主画眼线的细节:眼尾有一个低垂的弧度,再略微上扬,向下看时眼线呈现平直的形态,形状柔和不锋利。
巧用国画思维
除了基于写实的维度,古典妆容的构建过程里也增添了艺术思维。
现在人逐渐意识到了,可以在艺术中获得灵感,把艺术思维中和进审美中。前段时间某书上风靡油画风,油画美甲,油画裙等等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比油画风的丰富、缤纷、强覆盖,国画风因为过于淡彩、写意而少有人提,但它也能为我们在妆容和审美上提供一些以柔取胜思路。
▲工笔人物也可以写实
油画与国画的对比,更像是张扬个性对比取长补短,分明硬朗对比自然过渡,高明度重彩对比留白意境。
从这个维度看,中式古典妆容与国画的特性完全契合。硬朗vs自然,重彩vs留白,也更像是中式古典妆与现代妆、欧美妆、泰妆等其他妆容的区别。
国画的“秘诀”和思维,可以完美地应用进古典妆容中。
叔在看郭夫人的视频时观察到了她有这样一个习惯,在底妆上完之后,她会先勾勒出轮廓,比如阴影部分。
然后粗浅地用眉笔勾勒出大概的眉形,完成眼妆后再根据眼妆的浓或淡来完成画眉。
这对于我们画日常妆容来说也是个启发,因为眉眼的浓淡、浅深要时刻保持一致,眉重、眼妆浅就会有粗重的男相既视感,眉浅、眼妆重反而看着无神,显愁容。
整体的均匀把控,意在保持面部的协调感。同时
90年代流行妆容
,这也贴合了国画中的“画前定型,从树起根”“不可太浓厚, 不要太稀匀”口诀。除此之外,国画中近与远的立体关系,也能融合在古典妆容中。
“近松叶要明, 远松稍点清”可以构建立体度。
在眉眼这块画布里,眉骨就是“近松”。那么眉骨深,上下浅的画法,也可以形成纵深,让我们的眉弓更立体。
同理可得,唇部也应通过这种虚实和深浅打造出立体感、饱满度。
普通人如何有效复制?
复制的核心是,能准备识别自己的硬件条件是否是最适合这种妆容风格的?
前段时间港风风靡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乌青色眼影+红唇+雾面底妆是复刻港风妆的标配。
但在这个风格里大杀四方的大美女李嘉欣演起杨贵妃化古典妆却差点意思,少了点端庄华贵,多了些强横跋扈。
就算古典妆容和港风妆容拥有一些共同点,但它们核心呈现出的气质却完全不同,一个是和谐统一,一个是张扬明媚。
所以如同李嘉欣一样的宽颧+窄下颌在表达洒脱张扬情感时会更便宜,但颧骨与下颌宽度的极大差值也会相对难以拿捏住古典韵味的诀窍,所以这样的脸其实不太适合复制古典妆容。
这种情况,反而更适合古典纯度不太高的妆容思路。比如通过有宽度的发型与造型来视觉上缩短颧宽,利用碎发流畅面部线条等等。
相反,古典妆容对宽下颌的包容极高。如果下颌与颧宽差值极小,下颌只微收,整体脸型呈现协调、稳当既视感,那么这样的一张脸也更容易契合国画中的“留白”。
之前毛戈平老师也在采访中说过,适合古典妆容的演员,是需要足够大的脸盘,来撑起妆容中的大面积腮红,脸盘收的极窄的人是呈现不出这种美感的。
是否适合古典妆,其次还要观察鼻与唇的协调性 。
在古典妆容中,唇的形态相对来说要比鼻子更重要。蒋勤勤和嬛嬛都不是秀气小巧的鼻子,但叔相信在我提出之前,大家并没有感觉到鼻子让她们的古典气有任何的不协调。
反而是厚唇的人尝试古典妆容更容易踩雷,有违和感。
因为古典妆容核心重在取长补短,协调统一。
相比之下,小口裂+大鼻子的可调整程度更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嘴唇的饱满程度来协调均衡整体效果。
最后,是眼睛的形态。
其实古典妆容对眼睛大与小的要求都不高,眼睛不大也一样能呈现出古典韵味。
但不能出现过大面积的“遮瞳”或三白眼的情况,因为有美的冲击的古典眼妆的核心是“精气神”。
▲20%左右最佳
▲30%以上的遮瞳猫眼更适合现代妆容
周冬雨这次新剧的造型失败,除了其他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三角眼让眼睛缺少精气神的缘故,看着有股子丧气。
熟悉自己的脸,清楚自己与这个妆容风格的适配程度,才能驾驭住风格,而不是被风格驾驭,被推着走。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