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菜,食用油别用错了,10种常用食用油的特点,收藏好有用
在厨房里,食用油是必不可少的食材,不论是煎炒烹炸,还是凉拌调味,都离不开它的身影。走进超市,油类货架总是琳琅满目,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名字听起来很熟,但真的要选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犯难:到底哪种油更健康?哪种油适合炒菜?哪种油适合凉拌?选油就像选食材一样,需要先了解它们的性格和脾气。不同的油来源不同、营养成分不同、耐热性不同,用法自然也不同。如果用错了,不仅浪费钱,还可能破坏营养。今天,我们就从厨房里常见的10种食用油说起,帮你一次性弄清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最佳用法。
1、猪油说到猪油,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小时候的味道:热乎乎的米饭上舀一勺猪油,撒点盐或酱油,香得让人连吃三碗。猪油的香味是植物油无法替代的,它能让炒出来的青菜更脆、更香,让面点的口感更润滑。
但猪油属于动物油,饱和脂肪含量高,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建议偶尔用来提味,比如青菜出锅前加一点,既能满足味蕾,又不至于摄入过多。
2、菜籽油菜籽油是榨自油菜籽的植物油,颜色偏深,带有淡淡的清香。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人体吸收率高,而且耐高温,非常适合爆炒和煎炸。
不过菜籽油含有一定量的芥酸,三高人群要注意控制摄入。如今市面上很多菜籽油已经做了低芥酸处理,购买时可选择芥酸含量低于3%的产品,既保留了营养,又更健康。
3、花生油花生油是很多家庭厨房的标配,香气浓郁,炒菜时那股香味能勾起食欲。它的脂肪酸比例较为均衡,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
花生油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所以储存一定要得当,最好买小桶装,放在阴凉避光处。它的耐热性中等,适合炒菜、煎蛋等中火烹饪,既能保留香味,又不至于让营养大量流失。
4、玉米油玉米油又叫玉米胚芽油,颜色金黄清亮,口感清淡,不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香味。它富含亚油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
玉米油的耐热性一般,不太适合长时间高温油炸,最好用来做快炒或凉拌。选购时,建议优先选择标注非转基因的玉米油,更安心。
5、葵花籽油葵花籽油味道清淡,没有明显的异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容易被人体吸收。
葵花籽油同样不耐长时间高温,加热过久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所以更适合用来凉拌、煎蛋、快速翻炒,而不建议用来炸制需要长时间高温的食物。
6、大豆油大豆油是市场上最常见、价格最亲民的食用油之一,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E,对健康有益。
大豆油的保质期较短,开封后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氧化变质。烹饪时容易起泡沫,所以更适合用来炖菜、做馅料,而不是长时间高温煎炸。开封后尽量在三个月内用完。
7、亚麻籽油亚麻籽油的颜色金黄,带有淡淡的坚果香味,富含α-亚麻酸,是对健康很友好的油种。
亚麻籽油最大的特点就是怕高温,超过100℃营养成分就会被破坏,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它更适合用来凉拌沙拉、拌酸奶,而不是烹饪。由于保质期较短,建议购买小瓶装,开封后放冰箱冷藏。
8、橄榄油橄榄油在健康油里有着很高的地位,油酸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初榨橄榄油香味浓郁,适合凉拌和调味;精炼橄榄油口感温和,可以承受中温烹饪。
不过橄榄油价格较高,想要体验它的健康价值,不必全程用它炒菜,只需在凉拌菜或西餐调味时适量添加即可。
9、芝麻油芝麻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香油,香气浓烈,滴几滴就能让一碗面条或一盘凉拌菜瞬间升华。它含有芝麻酚、芝麻素等天然抗氧化物质,风味持久。
香油不耐高温,长时间加热不仅香味会散,还可能发苦。因此更适合凉拌、蘸料或汤品出锅前提味。
10、棕榈油棕榈油在家庭厨房中较少见,多出现在加工食品里,比如饼干、方便面、糕点等。它从油棕果实中提取,呈橘黄色,质地较稠,耐高温,不易氧化,保质期长。不过它的饱和脂肪含量高,长期大量摄入对心血管不利。偶尔在家里做西点或油炸食品时可以用,但不建议经常作为日常烹饪油。
——老井说——厨房里的食用油,不仅仅是让菜变香的调味品,更是我们每天营养摄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不要长期只吃一种油,可以根据烹饪方式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多样化搭配,我将这些油的特点做了一个表格,大家可以收藏查阅。
另外开封后的油尽量在三个月内用完,并且避光、远离灶台存放。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25克左右,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增加身体负担。#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