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世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整体人口素质更高。Z 世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初 中、高中和高等教育升学率均明显提高,其中首批 95 后/00 后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 34.5%/51.6%,远超首批 80 后和 90 后的 9.8%/23.3%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Z 世代在高线城市比例更高,眼界更加开阔。大多数 Z 世代从小便拥有电脑、手机上网的 条件,能够触达大量的信息资源。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更多的 Z 世代从小便获得 出国旅行的机会,获得更加开阔的眼界。此外,我国城镇与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 随着在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方面消费水平的提升,小镇青年与大城市青年的 消费差异有望持续缩小。 Z 世代未来可支配收入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当前还有 49%的 Z 世代群体仍处于高中 及以下的教育适龄阶段,收入仍然以家里提供生活费为主。 社交特征:社交需求旺盛,而熟人社交难以完全满足其社交需求 Z 世代拥有更加强烈的社交需求。Z 世代独生子女比例更高,课业相对更为繁重,导 致孤独感更强,社交需求更为强烈。2020 年中国 城市家庭平均生育子女个数达 0.94 个,明显低于 1990 年的 1.55 个。此外,00 后休息日 参加课外班的平均时间是 90 后的 3 倍,课业负担更重,导致 Z 世代的孤独感更强,更加 珍惜与朋友进行社交互动的机会,75%的 Z 世代表示希望有更多时间和同伴在一起。同时 Z 世代渴望与同辈之间的归属感,通过共同语言吸引同好形成社交圈子。
Z 世代群体交互表达欲更强,热爱原创内容和讨论。Z 世代从小在包容自我表达的社 会环境下成长,现代教育观念对自我表达和自我意识更加包容开放,家校环境中愿意倾听 Z 世代的比例更高;同时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为 Z 世代自我表达提供了平台, 因此 Z 世代群体拥有强烈的社交表达需求。 Z 世代线上社交需求旺盛,其主要诉求是希望通过线上社交方式拓宽朋友圈,而熟人 社交难以充分满足其社交需求。 Z 世代的婚恋观更加独立自由,对于 Z 世代来说合适心动的对象更重要,寻找合适对 象也是 Z 世代的主要社交需求之一。
二、Z 世代社交市场:Z世代催生新的社交市场机遇 Z 世代社交方式:对陌生人社交、兴趣社交和内容社交拥有更强的倾向 兴趣驱动 Z 世代的内容社交。内容社交是指信息多元化同时以内容分享、内容讨论为 主的社交方式,以共同话题寻求兴趣圈子展开社交,从而获取更丰富的内容并满足交流诉 求,包括 QQ 空间、微博、贴吧、知乎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