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
论坛
›
联合早报
›
联合早报
›
忠于自我从不追逐某一类时髦标签,这既是她们的穿衣态度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忠于自我从不追逐某一类时髦标签,这既是她们的穿衣态度,又是生活哲学
[复制链接]
查看:
23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225926
7万
主题
7万
帖子
2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225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07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5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74073 积分
积分
225926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8-4 13: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不久前,Dr. V看到这样一条新闻,WWD、Fashionista等多个美国媒体报道,The Row受疫情影响正面临财务困境——这个独立女性最爱的品牌,很可能熬不过这场疫情。
说起The Row,它的设计总让人感觉有点特立独行——与市面上的潮流趋势挂不上钩,设计风格也一直没太大变化。
11年前的The Row 2010秋冬系列长这样,总之,这跨越十年的几季作品,若说是出自同一个系列也并不让人觉得奇怪。
它的设计师和创始人是Ashley Olsen和Mary-Kate Olsen。从创立开始,The Row的设计理念就只为了合身的剪裁和优质面料。
也正如此,这些第一眼看似乎觉得没有太多设计的衣服,实际上穿起来却更有质感。The Row收获了不少追求品质、喜欢极简主义的粉丝。包括Gigi Hadid、Hailey Bieber、Rosie Huntington-Whiteley等等,都是它的忠实拥趸。
It Girl最爱的The Row也许不至于倒闭,但传出如此消息,总归让人惋惜。
如何模仿The Row风?
当你在网上搜索“The Row”这个词条时,会发现与它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极简主义”,是“高级感”。甚至近几年,时尚圈里人人都开始选择“极简”的款式 。
就连Kim Kardashian也爱上了这种简单、基本款的服装。
要知道在这之前,她穿得非常花哨,各种颜色、各种款式都要疯狂堆到身上,是非常典型的Paris Hilton风格。
但自从遇见了极简风,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就被她火速抛弃了,现在的她看起来高级多了。
在2019年的时候,她花了2000万美元(将近1.3亿人民币),把自己的房子也装修成了与她着装匹配的风格,并且这一风格还有一个专门的美学词汇——“侘寂”。家里所有的背景都是白色,家具也全是黑白灰。
被Kardashian盖章的美学风格自然引起了更多人的议论。但不少人也在疑惑,到底怎么穿如何才能塑造出高级的“The Row风”呢?仅仅是穿得简单吗?
美国多家媒体都曾做过姐妹俩的穿搭专栏,主题就叫——
“如何打扮得像Olsen姐妹俩一样?”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Dr. V想跟大家聊聊,与The Row一起广受好评的,还有它的设计师Ashley Olsen和Mary-Kate Olsen的穿衣风格。
自成一派的女性设计师风格
The Row的成功,其实也正得益于她们把自身的审美代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虽然Olsen姐妹俩官方身高还不到一米六,都是小个子,但却总是穿着宽大松垮的衣服:比如拖地的大衣、到脚跟的连衣裙等等。
总之,小个子穿搭的需要避开的雷区,她们好像完全没在care。
并且,她们就喜欢这么穿,姐妹俩的穿衣态度就像她们的设计一样——无论世间的东西再怎么变迁,都不需要去迎合大众和潮流。
要知道,想要找到自己的风格,首先就得打破那些所谓的“穿衣法则”。
而这,也是当下The Row的极简美学愈发受到大众推崇的原因。极简主义的服装品牌还有很多,比如Jil Sander、Old Céline、Lemaire、Peter Do、Totême......
大家所熟悉的Phoebe Philo时期的Céline更是引领了这一风格。在Phoebe刚接手Céline的时候,她曾说过:“我想要创建一个衣橱,不用考虑太多潮流趋势。”这样的不考虑,成就了她的辉煌10年。
在她主理Céline这十年间,为品牌创造出一个简约大气,温柔与锋利并存的女性形象。无需大面积Logo,却同样极具辨识度。
Céline 2018 秋冬系列
即使离任后,Phoebe的影响力也丝毫没有降低,一些喜欢极简主义的粉丝自发做账号来怀念Old Céline,目前这个账号有37.4万跟随者。
不仅品牌的设计风格深入人心,Phoebe Philo的穿衣风格亦如此,她每次谢幕时的着装都是简单而低调的。
时尚圈把她钟爱的风格叫“Normcore”,泛指那些以舒适为主较为中性的穿搭,作为极简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它既没有布料的堆积,也没有让人看花眼的设计。
但正是这些简洁的服装,反而更能凸显出其真正的功用与品质。
看起来不经意的剪裁,其实暗藏着巧思;看似随意的面料搭配,只有穿着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与众不同。
Lemaire设计师Sarah Linh Tran的风格便是如此。在Lemaire每次大秀结束要谢幕时,她总是以从容自信的姿态出现,骨子里透出一种力量感——宽松的衬衫,搭一条高腰长裤,造型从不张扬,走路时一头招牌飘逸的头发随着宽松服装的线条流动,气质知性又率性。
设计师就如同品牌的一个人设,也正是因为Sarah,我们对Lemaire的设计风格有了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Lemaire 2021 春夏系列
当穿着者真正意义上的身心舒适,她的行为举止和姿态才会表现得自在流畅。
Feather Factor有一篇描述Sarah个人风格的文章,文章中作者说道:“现如今,很少有做时尚的人不去迎合大众,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人们并不会为了在Instagram上引起关注而打扮。但是现在,只穿衣不社交好像已经成了一种罪过。但对于Sarah来说,她并不在意这些。”
Sarah在接受访问时也说过:
“衣着应该臣服于人的个性。”一个人穿衣风格的形成,正是源于她独特的气质,如果没有人的特质来支撑,那穿这件衣服的人将会沦为一个平淡的躯壳。
说到底,这些女性设计师们不盲从、只忠于自己内心的态度,其实就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原因。
想要形成自己的穿衣风格,你需要思考你想通过穿着来表达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请不要让流行趋势来影响你。因为过于追逐当下的东西,终将失去自我,就好比Oscar de la Renta曾说过:
“时尚是跟随潮流,风格则是成为你自己。”
你的穿着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
让我们回归到穿衣的本质上:穿衣更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热爱程度,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Miuccia Prada曾说过:
“你的穿着是你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特别是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那么短暂,而时尚却能实现短时间的沟通。”
总的来说,无论你穿的是运动裤还是西裤,
着装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多潜在的兴趣和复杂的情感都与服装密切相连。
Miuccia Prada本人也是一个例子,自从她接管Prada后,Prada从一个起初制造皮具的品牌,演化为具有丰富内涵底蕴,且与艺术息息相关的意大利奢侈品牌。这与Miuccia Prada本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加入时尚圈之前,她是一个主修政治学且热爱当代艺术的博士。
也许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的作品,在她的服装设计中,Miuccia Prada更多传达的是女性内在美与坚毅力量,并非总是围绕“彰显女性气质”为主题。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她的设计总是天马行空,但我们却完全不会觉得她的设计夸张。
她的思想,也同样体现在穿衣风格上,她的穿搭,在Dr. V眼里,是标准的女性知识分子穿搭。
这样的美学,是Miuccia Prada对生活、工作态度的另一种表达。
当然,时尚领域以外,还有两位女性知识分子,也有着这样让人记忆深刻的穿衣态度。首先是Ruth Bader Ginsburg。她是美国史上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法官,在位时间长达27年。去年9月18日这天,87岁的她因病逝世,全世界都在为她哀悼。
在这27年里,她无惧于挑战敏感话题,公开为女权、堕胎权、同性婚姻权发声。她被称为“声名狼藉的RBG”,却也是粉丝对她致敬的方式——因为她总在最高法院做出荒唐判决时发出愤怒的异议。
之所以成为大家的icon,正是她敢于挑战“规则”的态度。时尚圈也很爱她,RBG绝对是个时髦女性——她喜欢在传统法官罩袍的基础上,加上领饰,也成为她期望为法庭注入一丝女性化气质的标识。
她还很注重穿搭细节,每次亮相的时候几乎都爱戴着珍珠耳环或者珍珠项链,一丝不苟。
同样坚守自己风格的,还有一位叫Fran Lebowitz的老太太——不过与RGB不同的是,Fran Lebowitz却总是以偏男装的造型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有趣的是,这样标志性的造型让她在2007年被《名利场》评为年度“最佳着装”。
光看照片,你就能感觉到她强大而坚毅的气场。
这位老太太其实有多个身份,既是作家,也是演讲家,同时还是一名业余演员。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Fran Lebowitz的造型其实非常“固化”。她最爱穿的几样男装单品——西装、衬衫、牛仔裤、牛仔短靴,却最能穿出自己的气质。
Fran Lebowitz一直走的都是这种风格吗?其实也不全是,她也在风格中迷失过,就像开头提到的Kim Kardashian一样。她年轻的时候经常穿毛衣,但后来觉得穿毛衣看起来太幼稚,便在不断的尝试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Dr. V最喜欢Fran Lebowitz说的这段话:
“作家、画家或其他艺术家最需要的是才华,你不能花钱去买才华,也不能一学就会。它就像沙子一样洒在世界各地,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无论文中提到的哪位女性知识分子,她们的状态和内在其实都是相仿的——
她们忠于自我,从不追逐某一类时髦标签。
这既是穿衣态度,又是生活哲学。有的时候,也许我们也可以像她们一样,
尝试着放下对漂亮衣服、身材、长相等外在方面的偏执,更多地用来充实内在的自我。
然后,你会发现,在沉淀后获得自信的那一刻——无论你穿什么,只要享受着,那便是属于你的风格了。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联合早报-山西新闻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